保护这条河,就是保护我们的血脉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项世界遗产。

  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是中国运河文化最浓厚的城市之一。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临平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

  十年前的申遗成功,使全社会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视进入一个新的维度。这其中有一群公安民警,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大运河的“寸草寸木”。近日,记者走近这群“守护者”,聆听大运河“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生态画卷下的公安声音。

  巡逻之见

  运河水上派出所位于京杭大运河边上,专门管大运河河面上的“事儿”,范围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起点上城区三堡船闸至余杭区宣杭铁路桥——19.6公里的运河杭州段主航道。

  离派出所最近的码头是信义坊码头,这里停靠着两艘小快艇和一艘中型水警执法艇“水警05号”。记者跟着民警贺正林和两名辅警穿过“水警05号”甲板,弯腰踏上一旁的小快艇,一阵摇晃让人头晕目眩。“一艘水上巴士刚启动,带起的浪让快艇晃起来了。刚开始,这种晃我们也难受的,不过现在已经没感觉了。”贺正林说。

  初夏的六月,天空湛蓝,随着一声声鸣笛,水上巴士推开运河碧波,缓缓驶出码头。游客们兴奋地拿出手机拍照、录像,体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快艇也驶出码头,民警不时查看水面及四周,排查水域治安和生态情况。开着小快艇巡逻水域,这是运河水上派出所民警每天的工作,整个过程大约要花1小时。

  刚驶出不久,记者就见到了停泊在岸边的两艘姊妹船——“江雪号”和“江翠号”。“这批旅游观光船共有四艘,另外两艘是‘江薇’‘江芦’,都是去年交付使用的新能源游船,每艘可载客100人,能提供餐饮、游览服务。”贺正林说,他们现在巡逻中见到的船只,基本上是水上巴士和旅游观光船,偶尔有货船驶过。

  其实,在以前货船可是这里的“主角”。2000年前,杭州有5家航运公司,旗下货船在杭州装上煤、建材等货物,运往无锡、苏州等地,也有从上海运货过来的,那时运河上每天游走的货船约有300艘。“我们要给这些货船制作船名证,类似于给船‘上户口’,同时也要查‘户口’里的人和船上实际人员是否一致。”彼时,辅警傅莹专职负责给船舶制证、验审,每年制作的船名证超2000张。

  后来,傅莹“转岗”了。“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水上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好。为了保护旅游环境,杭州历时多年打造了运河二通道,相当于给京杭大运河接了一条新的‘小血管’,大部分货船都往那走了。”贺正林说,二通道的开通弱化了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的货运功能,腾出空间发展旅游经济。加之,省公安厅2013年年底出台相关意见,货运船不再强制要求“上户口”。如今,傅莹转岗成所里的内勤,偶尔兼顾办理货船船名证。

  “保留少部分货船是有好处的。货船吃水比水上巴士和游船都深,大概在2米左右,可以带动航道底部淤泥流动,避免河床偏高。”贺正林说。

  小快艇一路前行,碧波荡漾的运河里,隐约可见鱼儿游动的身影。“这么多年巡下来,我们是眼看着水质变好、鱼儿变多。”贺正林细数起运河里的鱼,“你看,这个是鲫鱼,那个是包头鱼……”

  2021年,长江大保护行动启动,大运河被列入全面禁渔区。起初,有人半夜偷开皮划艇,从支流驶入大运河撒网捕鱼,“特别是三堡船闸附近水域、艮山门水域,”贺正林说,撒网捕鱼不仅破坏生态,还有安全隐患。一次,他接到报警,一名游客的遥控模型船在航行过程中,螺旋桨被渔网卡住了。贺正林开着小快艇前去,手动解救了模型船,对游客进行了批评教育,“航道里不允许开模型船”。没想到,随后所里的小快艇螺旋桨也被渔网缠住。贺正林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清除了渔网,“螺旋桨被缠住后,船会失去动力,可能与其它船舶发生碰撞”。

  为打击违禁捕鱼者,那阵子,运河水上派出所增加了巡逻频次,还展开了夜间巡逻,震慑效果明显。如今,运河上撒网捕鱼的现象已基本绝迹。

  “大家保护生态的意识越来越强。”贺正林说,上个月,他接到一起警情,有游客发现一只白鹭受了伤,飘荡在霞湾桥水域。贺正林开着小快艇接上白鹭,移交给属地派出所,对方又将白鹭交给当地动保站,经过医治,这只白鹭恢复了飞行能力。

  改造之变

  “跳迪斯科舞的和跳交谊舞的大妈撞到一起了,你快去看看。”6月18日傍晚,拱宸桥派出所民警朱金祥接到报警后,急匆匆往运河广场跑了过去。

  “之前不是帮你们划分好跳舞区域了,怎么闹上了?”朱金祥问。跳迪斯科舞的人说,当天来了一些新人想学迪斯科舞,场地不够用了。朱金祥刚劝说几句,就瞥见一旁玩轮滑的人开始离场,立马有了主意,“你们今天暂时去那里跳,不要吵闹哈,不然会影响形象的。”

  朱金祥在拱宸桥派出所干了20多年,这些跳舞的大妈大爷他再熟悉不过,他们大部分是这里的居民。朱金祥说的话,居民们爱听。

  拱宸桥在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被称作“江南运河第一桥”。拱宸桥派出所就位于这座千年古桥之畔,一座5层小楼与居民楼紧紧相连。

  和大部分老社区一样,这里的社区原先也是个“熟人社会”,朱金祥遇到要调解的矛盾纠纷,大多也是些家长里短、邻里纠纷。

  2014年后,改变悄然发生。

  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杭州开始对拱宸桥附近的沿岸环境进行大改造——厂房拆了,游步道建起来了,沿线景观灯装上了,沿岸绿树多年精心培护日渐成荫……附近这些老社区,开始涌入各地来打卡的游客。

  沿河的书坊,宽巷的回春堂,弄堂深处的茶馆、咖啡店,居民与游客都爱流连其间。有游客说,这里充满了运河的“烟火气”。

  来这儿谈恋爱的情侣也多。2021年春天,拱宸桥爱情公园里,一对情侣坐在长凳上,一不留神包被偷了。朱金祥细细翻看监控,最终锁定了偷包贼。

  “现在,我们接到的大部分纠纷都是与旅游有关,邻里纠纷反而少了。”朱金祥说。环境改造后,原先不少居民也改变了生活习惯,如今爱在运河广场上跳舞、唱歌、吹奏,朱金祥和桥西社区商量后,给他们各自划分了活动区域,规定了活动时间,“我们得维护好秩序,展现拱宸桥的良好形象”。而且,居民的自治意识也逐渐提高,遇上纠纷“老娘舅”都会及时帮着化解。

  桥西原先被拆掉的厂房那一带,后来建起了住宅,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在这里居住、工作。为管理服务好这群人,派出所招了一批懂外语的民辅警,辅警杨晨颖就是其中一个,她负责为外国人办理暂住登记。“很多人刚到中国,充满好奇,在办理相关证件的同时,我也会根据需要向他们介绍杭州、介绍大运河。”

  “有一年办理某个案子,对方用的是小语种,差点把我们难倒,还好我们认识一名会中文也会该小语种的外国人,帮我们做了翻译。”社区民警潘俊说,这些年不少外国人加入义警队伍,一起守护拱宸桥。

  拱宸桥派出所所长姚亦文,也是大运河的河道警长。今年开春,他见到了一群新“游客”——20多只黑翅长脚鹬,沿着大运河河面飞行。众多摄影爱好者闻讯赶来,大家都感慨,拱宸桥的生态是越来越好了。“之前河水退去后,还会露出一些塑料袋、塑料瓶等垃圾,这两年几乎看不到了。”姚亦文说。

  机制之利

  流淌了2500余年的京杭大运河,见证了一座座城市的因水而兴、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两岸人家的烟火日常。

  保护大运河文化,是一项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乡建设、水利交通、生态环境、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2023年,杭州市内河港航执法大队、运河水上派出所、杭州市农业行政执法队城区执法大队、杭州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签署了一份联动执法合作备忘录,4家单位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为的就是提升运河辖区水域综合管理与执法水平。

  当年年底,一名群众在运河边散步,看到河面上一艘货船冒着黑烟,所过之处还弥漫着刺鼻的气味,立即向运河水上派出所报警。

  接警后,杭州市内河港航执法大队、运河水上派出所、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联合出警,对该货船做了燃油检测,发现事情并不简单——燃油中的硫含量严重超标,这意味着可能存在非法经营劣质油品的情况。随后,这条线索移交至拱墅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处,并由拱墅公安分局立案侦查。

  经过4个月的排摸,今年4月23日凌晨,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联合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拱墅公安分局统一收网,查扣17辆涉嫌刑事犯罪的危险品运输车,抓获嫌疑人22人。

  类似的联合执法经常会有。贺正林仍记得,三年前巡逻中发生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两艘本来停靠在岸边的货船“脱缰”了,顺着水流向城东桥方向飘去。他火速联系了港航执法大队,大队开着拖轮迅速赶到,将货船拉到锚地上重新固定。“要是风再大点,这船就要撞上城东桥,桥上还有行驶的车辆,怕是要酿成大祸。”贺正林说,还好拖轮来得及时。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运河水上派出所与港航执法大队就有这样的默契。“当时没有白纸黑字的明文‘契约’,但大家为了护河经常互通有无、相互配合。”贺正林说。后来,更多部门加入到联合执法队伍中,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将“配合战”的机制固定了下来。

  “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就是去年加入的,他们负责水域内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查处生态环境保护违法案件等。”

  在记者走访的人中,有不少是工作10年以上的民警,提及申遗成功带来的变化,大家不约而同说到了:水更清,鱼更多,岸更靓,人气更旺。而这背后,是大家对大运河越来越爱惜了。

  人们好像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保护大运河,就是保护我们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