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厨师长们“舌尖上的春运”

2月10日(正月初一)下午2点40分,K212/209次列车停在始发站宁波站,它的前后是延伸至远方的铁轨和冬日的暖阳。

1596,是这趟列车从宁波开到广州白云的铁路里程数,放好行囊坐下的旅客,最多等待一天,便能和家人过个团圆年。而对于为繁忙铁路春运提供餐饮服务的厨师长们来说,这个年是在列车上过的。

他们的春节是怎样的?记者登乘列车,见证了厨师长们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期待遇见不同的旅客、看到别样的风景

贴窗花营造浓浓年味

穿过车厢走道,两侧窗户贴着喜庆窗花和龙年贴纸,挂着辣椒和灯笼装饰,渲染出浓浓年味。

餐车一侧,剁菜声、颠勺声响个不停,当天的厨师长王利茂在约9平方米的厨房里忙得直打转,“在准备晚上的盒饭。”他笑着对记者说,眼睛又立马落回锅中。

在餐车忙碌的厨师们

厨师长的一天,是从早上5点半开始的。每次发车前5个小时,新鲜的食材进料就运上火车,“基本上是两天用量,蔬菜鱼肉都有,不用的先放入冰箱。”蒸馒头、煮稀饭、做面条,挨个分装打包好供应至各个车厢——早餐的忙碌一直到9点左右才告一段落,接着赶紧准备午饭,下午两三点又得准备晚饭,晚上8点半后还得供应夜宵。

旅客点赞饺子好吃

“所有的菜都是现做的,忙起来恨不得能有三头六臂。”王利茂说,碰上人多,他们吃饭时间都不固定,往往下两三点才能趁着备菜空档塞几口饭当午饭。

“现在都是电磁灶,工作环境好很多。”2009年开始工作的王利茂记得,那时用的是煤,烧一顿饭黑了手是常有的事。今环境干净了很多餐食也越来越好。

今年春运前夕,K212/209还推出“1596”主题餐厅。“1596”既是这趟列车运行公里数,也代表1碗好饭、5款美味套餐盒饭、9种特色炒菜、6个列车厨师长结对6个星级酒店大厨。西湖五柳全鱼、江西风味小炒鸡……从15元到几十元不等,为旅客提供多种选择。

旅客满心欢喜过节

说话间,餐车进来一对穿着大花袄的小夫妻,王利茂上前点单,热情地和对方攀谈起来。“说是去广州旅游的。”来后,王利茂和记者分享道,“昨天是大年三十,也是我春节值班第一天。

工作15年,王利茂的春节八成是在火车上过的。“第一年看到大家带着大包小包回家,心里有些失落,特别想家。”那时候,王利茂忙好工作,就会坐下来看看窗外的风景,想起老家金华兰溪的年夜,那道他最爱吃的素烧鹅……

为旅客提供盒饭服务

为何选择到铁路部门工作?王利茂说,年幼时看到的一则电视广告让他记忆尤深:缓慢前进的绿皮火车,向车窗外的旅客,以及“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的广告词。向往的种子由此在他心里扎根。

慢慢地,王利茂习惯在火车上过年,而车上的年三十,工作餐比平常更丰富,同事们围坐一包饺子是必备项目,“包好的饺子,晚上还会给需要的旅客当夜宵。”王利茂开始期待遇见不同的旅客、看到别样的风景,期待初三返程和家人团聚,讲旅途中的故事。

那年和旅客一起“听”春晚

年三十包饺子的传统,从老厨师长严波那时候就开始了。

1989年,严波成了一名列车员。两年半后,他钻进厨房,改行成了餐车人员,“我喜欢烧菜,更喜欢看到大家吃着饭菜开心的样子。”

和王利茂的春运记忆不同,严波的火车年夜饭还会邀请长途旅客一起吃——那是2000年前的事了,严波记不起那些旅客的名字和聊天的内容,只记得餐车里氤氲的热气和欢笑。

那时的春运,人多到什么程度?严波说吃下的瓜子壳和甘蔗渣都能堆成山,一节车厢从头扫到尾,扫帚都能干废一把。但氛围很好,天南海北的人除夕夜共聚在一张桌子旁,互道新年快乐,温暖乡的心。

似乎连春晚都更有意思。”直到现在,严波都记得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的每句台词。那时火车上没有电视,大家是从广播室的收音机里“听”春晚的。严波说,当时自己正推着餐车走在车厢里,听到《不差钱》慢慢停下脚步,还有旅客大喊道,“别吵别说话,我听不见了。”晚上10点多,大部分乘客都仰起头,贴着玻璃听小品,笑声一阵阵,透过车厢传得老远。“后来下车,我专门找这个小品又看了一遍。”

30多年绿皮之旅,严波记忆最深的还有两次。

2008年春运,我国南方遭遇雨雪冰冻灾害。严波跟着的车,开出第一晚就因冻雨电线结冰而停在大山里的一个无名小站。

车上食材很快被消耗完,严波只能下车采购,跑了很远的路,在结冰的路面上摔了好几跤,终于找到一个迷你集市,买到40斤猪肉。冒着热气的猪肉没能撑多久,8节硬座车厢,严波到了最后2节,推车里已是空空如也。“后来做蛋炒饭,得下车从地面绕过前面几个车厢,这样才撑到了最后。”

2020年,广州大暴雨,火车在广东冬瓜铺村堵了20多个小时,食材也断了。严波跟着当地车站的人,开车20多分钟到镇里买了80多箱方便面,冒雨搬上火车全身都湿透了。5.5元一桶的方便面,严波5元卖给旅客,“当时就想0.5元找起来麻烦,亏本就亏本了,得快点让大家都吃上。”

“大家放心,只要有一口吃的,一定优先供应给你们。”严波和旅客们一遍遍重复着这样的话。他觉得,自己和同事哪怕就用水填肚子,也能撑过去。

“我的青春,几乎都献给了铁路。”严波说,自从修火车头的父亲拉着自己坐上绿皮火车后,火车上的那方炉灶就成了他挥洒汗水的地方,“只要旅客夸我做得好吃,我就很自豪”。

 这个除夕夜,50多岁的严波是和家人一起过的,不过他急切地等着正月初四王利茂下车自己换岗上去,开向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