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本“民情日记”写满民情,也写进群众心里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嵊州调研考察,提出“要进一步丰富、完善‘民情日记’这一典型经验的内涵,让‘民情日记’更有生命力,取得更好的实效”。时光流转20年,记者近日走进嵊州,从一位基层法官的视角看“民情日记”的变化。

  “应同志”全名应晓东,在当地工作久了,他的全名很少被人提起,反而“应同志”的名头更响。

  今年是应晓东从事法院工作的第三十个年头,他还梳着与刚入行时近乎相同的发型,只是鬓角白了、头发短了,原先有些微胖的腮帮如今也显得精瘦。

  多年来,不变的除了发型,还有他手写记录的习惯。身为嵊州市人民法院甘霖法庭庭长,应晓东的办公桌上,便签条、笔记本亦或是文件空白处,都被他写有当事人的电话号码或是准备完成的工作任务。相较于电脑上的电子文档,这种记录方式他觉得更为顺手,“习惯了,想到就写下来,也更快。”

  在应晓东身后的书架里,一摞“民情日记”高高地堆放在一起。记者细数后,发现大大小小的笔记竟达22本,有的本子书页泛黄,有的封皮已经破损,“工作地点变动了几次,搬运的时候丢失了一部分,现在就剩这么些了。”随意翻开一页,密密麻麻的笔记让应晓东打开了话匣子。

  从1994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嵊县法院,30年间,应晓东经手了不下5000个案件。一进入长乐法庭,应晓东的干劲就更足了。作为嵊州最偏远的山区法庭,当时长乐法庭最好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开起来声音极响的老旧摩托车,在那个数字化尚未兴起的年代,相较于坐在办公室,应晓东更喜欢跨上摩托后座,跟着老庭长出门办案。

  彼时,每逢下乡办案,老庭长都会提醒,“小应,下乡记得带个日记本,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当场解答的,都记在本子上带回来研究讨论,一定要帮群众解决。”此后,应晓东每次出门都会带一个深蓝色的文件袋,里面装着卷宗和笔记本,这个由长乐法庭独创的下基层“法宝”,现在也被应晓东传授给新来的年轻人。

  也正是那时,为规范一些乡镇干部下村不入户、联村不连心等问题,嵊州市创新设计“民情日记”载体,发动党员干部在走村入户时,掏出日记本,记下烦心事,拉近干群心。本就有这一习惯的应晓东也成了“民情日记”的深度践行者,用一本本民情日记本,记人记事记情。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一本本“民情日记”也不再拘泥于纸质的形式,而是拥有了更鲜活多样的记载形式。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应晓东也调岗至“民情日记”发源地甘霖人民法庭工作,在这里,“民情日记”与共享法庭相结合,借助庭务主任、民情观察员的力量访民情、解民意,民生问题一个一个得到解决,诉讼案子一件一件减少,法庭与群众间搭起了“连心桥”。

  采访被电话打断,应晓东解释,正是“民情观察员”打来的电话。“我们法庭三个法官一年要处理1200多件案子,工作量大。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矛盾纠纷,当地的庭务主任、‘民情观察员’往往会比我们先了解,他们把情况第一时间写入‘民情日记’数据模块,当我们需要摸清案件基本情况时,就能快速了解来龙去脉。”应晓东说,变的是事物载体,不变的是为民理念,“民情日记+共享法庭”的基层诉源治理新模式,推动着当地共享法庭运作见实见效。

  在应晓东的一本民情日记本中,夹着一封手写的感谢信。写信的老金是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因毛竹山界限不清、毛竹归属不明,老金与同村村民老林闹起了纠纷。在“民情日记”共享法庭,应晓东和调解员屠益江分别就法理与情理内容进行调解,约一个小时后,双方最终握手言和。老金心结得解,便给应晓东寄来了这封感谢信,称呼也变成了亲切的“应同志”。

  从放飞理想的有志青年到脚踏实地的人民法官,群众口中的“小应”逐渐成为“应同志”,他所记录的“民情日记”也越摞越高,不仅将民情写入了日记本里,更将为民之情写进了群众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