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式司法建议助力香榧产业良性发展

  嵊州被誉为“香榧之乡”,现有香榧种植面积13万余亩。最近,嵊州市人民法院法官在梳理中发现,涉香榧种植、采摘、买卖等纠纷逐年增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产业健康发展。为此,该院从一案破局,向市香榧产业协会制发司法建议,分析涉香榧产业的各种矛盾类型以及成因,同时提出两个方面的意见建议,以一案治理一片。

  “这个纠纷在香榧苗木买卖中还是比较普遍的。”法官告诉记者。老黄(化名)与老郭(化名)本已达成合意,口头约定了价格、数量。然而,几日后,老郭却以苗木规格不符合约定为由,拒绝收购苗木、支付货款。因老郭未及时接收苗木,老黄遭受了经济损失,双方协商不下,老黄将老郭诉至嵊州法院崇仁法庭。法庭审理认为,两人之间的买卖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老郭以苗木规格提出抗辩不符合双方约定,仍应支付相应货款。

  案子办结后,法官注意到,像这样因为交易约定不明导致矛盾发生的情况并不少见。于是,崇仁法庭举一反三,梳理近三年来办理的涉香榧产业纠纷案件,赴主产地之一的谷来镇实地走访调研。经过总结,法庭发现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香榧苗木或香榧子交易的达成,多数仅通过简单微信沟通或口头约定,并依据交易惯例定义苗木规格、明确运输装卸方式等,但由于合同约定不明确,交易过程中易发生协商不一致情形,进而导致纠纷多发。采摘难度高导致人身损害风险大,香榧树龄大的高至10多米,部分可高达25米,需使用特制的蜈蚣梯进行高空采摘,加之保护措施有限,每年因采摘香榧引发的人身损害类案件屡见不鲜。又因香榧种植以个体户为主,采摘时节以个人名义雇佣村民进行采摘,如发生摔落致伤或因伤致残情形,雇佣双方的合法权益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种植情况特殊易影响和谐邻里关系,香榧树枝桠茂密,随着香榧种植规模扩大,种植户间因土地划分不明确、香榧树枝桠交叉难区分等权属问题意见不合,邻里相处偶见纷争。

  为促进香榧产业平稳有序发展,嵊州法院向市香榧产业协会制发司法建议,一方面建议协会联合法律顾问单位拟写标准合同模板,向香榧种植户定期推送风险提示;另一方面建议协会对接保险公司沟通行业保险事宜,推动香榧种植户主动购买保险,做好风险防范。

  收到司法建议后,市香榧产业协会第一时间聘请法律顾问,针对潜在法律风险开展集中研判,积极推动辖区内种植户广泛适用标准合同模板。同时启动专项保险工作,免费为全体会员投保“香榧采摘专项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以典型案例发布方式增强非会员种植户的风险意识,引导非会员种植户主动购买保险。积极与矛调中心及各村社共享法庭对接沟通,协商共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长远保障行业合理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