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的居民们对团队成员竖起大拇指:“你们在为平安社会作贡献,好样的。”7月以来,“平安建设”普法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杭州多个区县的基层社区,走进余杭区公安分局、余杭区委政法委、Do都城少儿社会体验馆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普法宣教实践活动。
开展宣教
该活动旨在依托校地共建,让在校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交叉学科和跨专业协作进行社会实践,制作公益性的宣教产品并搭建宣教产品传播和评估的公益性平台,建立长期性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机制,服务政府部门,服务社会。
反诈宣传小分队自制宣教产品、反诈教案,和余杭区公安分局联动,走进余杭区创景社区、向往社区等,开展“以案说法”“以学促法”“互动论法”等专题小课堂。
反诈宣传小分队通过线上调查和实地走访,对市民的反诈意识进行了调查。针对调研中所反映的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对遇到诈骗情况后推断能力缺乏以及法律保护意识不足、市民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了解程度偏低等结果,小分队运用文学创作、美术设计等专业技能,做成了针对性的教案和宣教产品。“我们撰写了名为《深渊来客》的戏剧脚本,并将之做成了互动视频,希望能帮助更多年轻人学习反诈知识,做好反诈攻略。”小分队成员黄梓洛如是说。
反诈骗宣传现场
反邪小分队制作调查问卷,分析群众对反邪知识和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制作了各年龄段能接受的宣教产品,开展了5次线下宣教讲座。
现场某位小朋友的妈妈说:“看着动画视频学得津津有味,我觉得比我一遍遍唠叨交通知识有用多了。”交通小分队在Do都城少儿社会体验馆,将自制的《交通安全法》知识普及微动画向现场的小朋友播放。视频用卡通人物生动地介绍了交通规则,细心地给孩子们讲解了交通标志和交通手势的含义,也向带孩子们来体验城游玩的成年人,进行了交通事故案例和交通安全法律条目的宣传。
开展宣教
该团队在学校、地方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指导下,用自己的行动弘扬法律知识,创新宣教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法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