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不敢想的户口簿,成真啦!
长兴的230名无户口人员全部“脱黑”

  “三妹刘云焕回来了!”

  距长兴县1800公里之外,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宋旗镇新屯村,二姐刘红云等人与三妹刘红妹紧紧拥抱在一起,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刘红妹离家出走后,嫁到了长兴县水口乡金山村。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籍系统中,这名妇女并不存在,以至于贵州的家人以为她早就不在人世,还默默为她烧了多年纸钱。

  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超1300万人口没有户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他们就是俗称的无户口人员。在长兴县,有不少像刘红妹这样的无户口人员。幸运的是,近年来,长兴公安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不断推进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在长兴民警的帮助下,刘红妹不仅找到了家人,更是在长兴圆了“落户梦”。

  在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到来之际,这些无户口人员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拿出户口簿——到今年9月底,长兴全县230名无户口人员全部落户。

民警走访无户口人员.png

民警走访无户口人员

落户有了“红线”和依据

  “我做梦也没想到,能拿到结婚证……”今年7月23日上午,在长兴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来自画溪街道包桥村的吴阿娟和黄一郎登记结婚。看着捧在手心的结婚证,夫妻俩感慨万千。因为黄一郎的无户口问题,这一刻,他们等了整整30年。

  “无户口人员落户一直是个难题。”长兴县公安局人口管理大队大队长贾利琴说,要落户,找到“根”是关键,但这恰恰就是难点所在。如何防重婚、防被拐、防重户,在2016年以前都少据可依,可以解决的无户口人员,寥寥无几。

  直到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出台,为彻底解决无户口人员问题明确了要求、立下了规矩。特别明确两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切实保障公民依法登记户口的基本权利。这两条规定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任何单位和个人决不允许损害公民享有的户口登记和其他合法权利;所有无户口人员均能依法落户。

  同年7月,浙江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收养登记、出生户口登记等三项基本制度,破解不符合政策生育的新生儿、被事实收养弃婴(儿童)、被注销户口人员等八个方面落户难题为重点,为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有了指导性意见,我们也开始尝试‘破冰’。”贾利琴说,长兴县公安局特意召开党委会研究方案,最终采用“分类处理+集体研判+协同配合+主动办理”的模式,来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

  一张张身份证、一本本户口簿,政策的出台、长兴警方的努力,开始让无户口群众看见希望,也让“最多跑一次”改革真正落地。

民警上门采集身份信息.png

民警上门采集身份信息

看到住在养鸡房里的残疾妇女,老民警下定决心

  李家巷派出所好几任的户籍民警,都知道吕山乡王玉欢,她是辖区关注已久的无户口人员。王玉欢年幼时被遗弃在村口,身上没有任何信息。她是一名聋哑人,也是智力障碍者,好在被吕山乡好心的村妇抱养。

  早些年,王玉欢的丈夫和抱养她的村妇,前后离世。自2013年起,她就独自生活在一个养鸡房里。那是一个漏风漏雨的小平房,而没有任何收入的王玉欢,靠丈夫的姐弟照顾。

  李家巷派出所时常上门走访慰问,但由于无法确定王玉欢的身份,落户问题一直耽搁着。随着2016年新政的推出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度推进,王玉欢的落户事宜再次被提上议程。

  “我接手时,她的DNA信息已经录入公安打拐库,但检测结果一直未能得出。”2018年3月,老民警江海成为李家巷派出所的户籍民警,从前任手里接过了“接力棒”。4月,江海上门走访,踩了一脚鸡屎的他被王玉欢困苦的生活震惊了,“辖区竟然还有这么困难的人家,如果能落户,她就能办低保了!”

  江海再次录入王玉欢的血样和DNA进行比对,以防有被拐情形,又联系乡政府和村委会,终于说动王玉欢丈夫的哥哥,让她落户到他们家。这看似简单的过程,足足花了大半年时间——2018年9月21日,王玉欢终于成功落户,不仅每月能拿到1200元左右的低保和残疾补助,还上了社保、医保,生活终于有了基本保障。

  “这起户口的落成,不仅给无户口人员以希望,也给我们民警很大信心。”李家巷派出所教导员朱伟国说,很快,他们又陆续为多个无户口人员成功办理了落户。

  今年,长兴县公安局制定《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集中攻坚行动方案》,下达了1号令,要求对历年无户口人员未落户实施“清零”冲刺。为此,长兴公安成立了工作专班,疏通堵点难点。

2年33个,无户口的名单“清零”

  王某、张某、王某利……虹星桥派出所民警沈云如随身的公文包里有一张纸,上面写着排摸出的无户口人员名单,每解决一个,就用笔在上面勾掉一个。33个名字,见证了他两年来为无户口人员“脱黑”的点点滴滴。

  “我刚刚去回访了张大姐,她现在有了户口,可以随时回老家探亲了。”沈云如指着纸上靠后的一个名字,这是来自贵州的张大姐,40岁嫁到长兴后,一直都没有落户。2019年4月,张大姐的女儿从媒体上看到沈云如帮助解决无户口的报道后,找上了门。

  去年8月,帮助办妥准备材料的沈云如将张大姐送上了火车。可3个月后,他没能等来好消息,而是对方一通户口办理遇阻的求助电话。

  他赶忙打了出差申请,即刻动身赶赴贵州,没想到经办人员却因事推诿。在沈云如的沟通和坚持下,当天,张大姐的临时身份证终于成功办理。次日,其他材料齐备后,沈云如第一时间传回材料,虹星桥派出所当即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办完户口迁移接收证。

  拿着用自己身份证购买的有生以来的第一张飞机票,张大姐又哭又笑,“因为没有户口,我的父母亲、兄弟过世,我都没办法回去告别。现在,终于能随时回老家了……”

  最近,对纸上的33个名字,沈云如都进行了一次回访。让他欣喜的是,有80%的落户人员如今都在外面打工,“他们说,拿到身份证后,终于有了打工的资格,可以改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