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水上红绿灯 一座古桥迎新生


  说到“红灯停,绿灯行”,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马路上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但从去年7月3日开始,只要你经过杭州运河拱宸桥,就会发现这里的水域也安装了红绿灯。往来船舶途经此地,同样得乖乖遵守信号灯的管控规则。
  作为全国首个水上红绿灯,拱宸桥水域红绿灯自诞生之日起,就兢兢业业地充当起了京杭运河拱宸桥卫士。1年来,听它指挥的船舶突破10万艘次,未发生一起水上交通事故。
  这或许也是久经沧桑的拱宸桥过得最为平和的1年。在过去,这座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几乎每年都免不了受伤。为了保护桥身,2005年,相关部门特地在拱宸桥两侧浇铸了4个防撞墩,防撞墩上各趴上一只石雕的趴蝮。传说中,趴蝮是龙的九子之一,能够化解病灾杀气,被世人奉为古桥的守护神。
  即便有了趴蝮默默注视着京杭大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船只,拱宸桥的“易受伤体质”还是没能扭转。2012年8月31日,拱宸桥遭到过往船只撞击,东南角桥墩部分被毁;2013年11月,拱宸桥西面朝北一侧护桥墩被一艘货船“亲吻”,墩上趴蝮落水。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7月,2艘货船几乎同时开进拱宸桥拱形桥洞,其中一艘为避让撞上了西侧桥墩。数据表明,光是2013年至2016年这3年,这一水域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26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93万元。
  作为大运河世界遗产重要的遗产点,拱宸桥的保护工作马虎不得。在对近几年事故的分析和统计后,杭州港航部门注意到,原先河道两侧双向通行,南来北往的船舶都从主孔穿梭通行,避让不及很容易引发事故,于是决定在拱宸桥南北两侧顺主航道各设置一个红绿灯,以信号灯管控来避免两船交会对拱宸桥造成影响。
  1年来,港航部门结合试运行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管控,由最初的2小时转换,到目前实施偶数整点北向南单向通行、奇数整点南向北单向通行,同时对客、货船采用差异化管理,即客船从拱宸桥边孔通行,不受红绿灯管控,对水上巴士公交线基本无影响。遇上恶劣天气,信号灯还能双向红灯封航,减少了现场的监管压力,确保桥区水域的航行安全。港航部门表示,下一步还将通过完善信号灯位置、设置倒计时电子屏等举措,对水上红绿灯管控措施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