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横跨三代的复杂纠纷,在情与理中被抚平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徐乙(化名)的生命,也让一笔高达两百余万元的死亡赔偿金,成为撕裂亲情的利刃。

近期,在临海市人民法院家事纠纷联动化解合作机制的推动下,这起横跨三代,涉及离婚财产分割、赡养义务及遗产继承的复杂纠纷,终于成功化解,濒临破碎的家庭关系得以修复。

破碎的家庭

时间回到1994年,徐甲(化名)带着年幼的徐乙,与携一双儿女的周萍(化名)重组家庭。3个孩子由双方共同抚养长大。

徐乙成家后生子离异,两名幼子随前妻陈一(化名)生活。

2023年2月,徐乙因车祸不幸离世。面对两百余万元的死亡赔偿金,一家人的矛盾激化。

徐甲指责周萍对徐乙未尽抚养之心,无权分钱;徐乙前妻陈一作为两名年幼孩子的法定代理人,提出孩子应分得更多份额。

激烈的争执导致徐甲与周萍夫妻感情破裂。徐甲要求离婚,连带引发赔偿金分配、离婚财产分割、房产继承、赡养义务等一连串纠纷,案件陷入僵局。

法与情的碰撞

面对盘根错节的案情,承办法官深知,仅靠庭审难以解开复杂的亲情矛盾。2024年6月,临海法院启动家事纠纷联动化解合作机制,邀请当地镇(街道)人大代表、相关干部及共享法庭调解员共同参与协商。

法院认为,死亡赔偿金是侵权人为了弥补死者近亲属因死者死亡而遭受的未来收入损失所进行的经济赔偿。虽然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但可以适当参照遗产分配的原则,综合考量主观情感因素与客观经济依赖关系,按照与死者生前的远近亲疏、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生活来源的因素等情况适当分割。

根据案件情况,法官联合村镇干部、调解员,分头开展走访调查工作。

法官调查发现,周萍虽为继母,但自重组家庭以来,长期抚养徐乙,与徐甲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其权利义务关系适用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因此,周萍在法律上具有参与死亡赔偿金分配的资格。

“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你对徐乙尽心尽力,从小带到大,后事也一手操办。”法官找到周萍。

听着这些话语,周萍眼眶泛红,一度哽咽。“我是真心把徐乙当自己孩子看的。现在,我只想拿回应得的那部分,多一分钱我都不会要。”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与徐甲沟通时,徐甲谈到丧子之痛与对未来的担忧,法官告知其即使离婚,周萍的子女仍有赡养他的义务。与此同时,调解员将话题引向更深处,劝导徐甲多为孙子的未来着想:“徐乙走了,但你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孙子,正是需要花钱、需要依靠的时候。”徐甲内心有所触动,缓缓点了头。

温暖的谅解

2025年3月,临海法院民事审判庭。

白板上,法官通过树状图清晰梳理了多重法律关系。调解室里,七八名当事人和亲属围坐,目光聚焦在这张揭示着解决方案的图表上。

最终,在法官释法说理中,这一连串纠纷有了解决方案。

关于死亡赔偿金,法官阐明,丧葬费属于实际支出,依法可在赔偿金总额中先行扣除。因此,扣除6万元丧葬费及本案中的被扶养人生活费后,赔偿金由徐甲、周萍、徐乙二子各按四分之一比例进行分配。

关于离婚财产,周萍和徐甲协议离婚,徐甲放弃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关于遗产继承,徐乙死亡后,其个人财产份额成为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是其父母徐甲、周萍,和二子。周萍与徐甲均主动放弃继承徐乙留下的房产,自愿将他们的份额留给徐乙二子。

关于赡养义务,成年继子女对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继父母有赡养义务。周萍子女同意一次性向徐甲支付赡养费,履行应尽的义务。

签字现场,陈一轻声对徐甲说:“爸,等孩子放假了我就去看您。”

“叔,我也会常去看你的。”周萍的儿子握了握徐甲的手。

徐甲别过脸抹泪,不住地点头。

案结事了,笼罩在这个家庭许久的阴霾,终于在这一刻被温暖的谅解与承诺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