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音乐会,激活商圈经济“微细胞”

“自特色文化商圈品牌打造以来,街区常态化举办各类文化展演,我们商户的参与感更强了,商圈消费氛围也愈发浓厚,越来越多游客愿意在此驻足停留。”近日,在建德市寿昌镇红领商圈广场上,一场由新入驻的艾溪乐队带来的专场音乐会演精彩上演,居民王先生对活动连连点赞。这场充满激情的经典盛宴,是寿昌镇特色商圈“文化+商业”融合实践的精彩呈现。

近年来,建德市秉持“打造一条街,焕新一座城”的核心理念,创新采用“多方协同、青春活力、商富城兴”的发展模式,全力推动商圈实现转型升级。寿昌镇积极探索“自在寿昌”文化商圈建设路径,以中山路步行街为主阵地,充分发挥管理协调机制在团队建设、品牌塑造、资源整合、治理优化、活动组织等方面的统筹作用,创新推出“一月一主题”活动机制,围绕非遗文化展演、汉服文化巡游等特色主题,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赋能商圈振兴发展之路。

“以前商户们各自为战,现在只要商圈发出号召,大家都会积极响应、主动配合。”作为党员志愿服务队成员的烨明五金商行店主吴耀明感慨地说。演出当天,他和队友们一直忙碌到深夜,“看到观众如此热情,再辛苦也觉得值得。”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仍兴致盎然,纷纷打听下一次演出的时间。

文化惠民并非昙花一现,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寿昌镇主动对接群众需求,通过“三个固定”机制保障活动持续开展。一是固定活动时间,将每月第二、第四周的周六定为“商圈音乐节”,晚7点,红领商圈广场便化身为热闹的文化秀场,威风锣鼓、非遗舞龙、民乐合奏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二是固定演出团队,引进寿昌音乐协会入驻,并联动镇域内村社舞龙队、民间锣鼓队等众多文化团体,形成强大的共建合力;三是固定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扩大活动影响力,构建起“线上+线下”的立体宣传网络。通过“节庆活动引爆+常态运营维系”的创新模式,商圈运营方不断拓展“朋友圈”,让商圈的热度持续升温。

文化活力的注入,不仅让商圈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更直接带动了夜间经济的火热发展。“很多观众看完演出后就会来店里吃夜宵,打烊时间比往常推迟了一个多小时。”烧烤店李芳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队,这场文化活动,正成为激活夜间经济的“微开关”。据统计,演出当晚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30%,周边20余家商户营业额平均提升25%。

“我们始终鼓励商户通过文化娱乐、自办啤酒节等形式参与商圈自治,丰富游客以及村居民夜间生活的同时,也同步促进商圈的联动消费。”寿昌镇商圈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寿昌镇将持续通过聚集更多新人才,招引更多新商户、拓展更多新渠道,让寿昌的夜晚更亮、街区的商机更浓、商圈的活力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