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监督”,蹚出一条云端执行新路子

在全国各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车管所等单位,窗口工作人员经常能见到前来查询被执行人财产情况的执行干警。在玉环市,这样的场景如今已不再出现。玉环市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去哪了?

原来,玉环法院联合玉环市人大常委会共同打造“民事执行人大E监督”数字应用场景,破解查人找物难题、畅通协作渠道,同时便利人大监督,蹚出了一条云端执行新路子。

点一点 查人找物提质效

人难找、物难查……面对执行难题,“民事执行人大E监督”应用有没有优解?

“李某现在回到了村里,每天外出开出租车。”玉环市玉城街道某村网格员的在线反馈,让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柳暗花明”。

原先,玉环法院执行干警王健结合线上查控、实地走访等方式,未查找到被执行人李某及其财产。“民事执行人大E监督”应用上线后,王健定向给李某所在村网格员发起财产调查申请,对方及时反馈了有价值的线索。“找对人”之后,一路畅通无阻:在市道路运输管理所的协助下,王健顺利找到被执行人李某,促成当事双方达成执行和解,案件最终执结。

“网格员是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体系里的神经末梢,‘民事执行人大E监督’应用正是借助他们‘人地两熟’的优势,实现‘点对点’助力执行调查。”玉环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王华鑫介绍说。据统计,依托应用功能,玉环法院累计对3728件案件被执行人定向查询,网格员反馈执行线索420条,促进案件执结247件,到位标的1622万余元。

除实地调查类,“民事执行人大E监督”应用还聚焦股权查询、不动产踏勘、车辆和社保查询等执行协作环节各事项,将传统人工现场办理模式改为线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腿,为工作提质效。

没了“上门督办”的压力,质量和效率又如何保障呢?

“法院在应用中登记协作事项信息后,系统会自动将事项发送协作单位并抄送人大。人大对协作事项开展全程监督,并可以通过‘关注’‘询问’‘催办’等系统功能,督促司法协作事项及时办理。”玉环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和监司工委工作人员金娇娜介绍。同时,基于各协作部门办理协助事项的完成率、及时率等,应用生成智能报表,作为玉环市人大常委会局长履职评议参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协作单位限期反馈率达96%,股权、车辆、社保查询当天反馈率达89.49%,不动产踏勘环节平均用时由之前的12天缩短至5天。

找对路 执行监督更靠谱

2024年深秋,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执行案中,被执行人企业老板因经营不善提出分期付款的和解意向,但申请执行人不再信任对方。执行干警陈建明想找一个双方都信任的人来做调解工作。

借助“民事执行人大E监督”应用的代表联络功能,陈建明联系上楚门镇人大代表联络站,邀请对用人单位了解且在社会上有一定威望的台州市人大代表蔡赋祥当起了“老娘舅”。有了人大代表一起做工作,当事双方的信任危机得到缓解,员工权益和企业困难逐渐达成了平衡,案件最终达成和解并履行完毕。感受到温暖的申请执行人还向人大代表联络站和法庭送上了锦旗致谢。

这是“民事执行人大E监督”应用发挥党委领导优势、强化部门协同、助力执行破难的生动写照。据了解,依托玉环市委、市人大支持,应用为玉环法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执行见证、执行和解等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拒执打击环节,应用探索建立当地人大与检察院贯通协调制度,邀请检察院对法院拒执线索移送、公安拒执侦查立案情况等进行监督。一起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执行案,被执行人郑某私自领取住房公积金且未用于履行该案债务。玉环法院核实情况后,通过应用向市公安局移送拒执线索。市公安局认为证据不足,要求补充证据并退回立案材料。法院将该案提请人大“重点关注”,并与市检察院沟通协调。在材料补充完善后,市公安局重新予以审查,最终决定对郑某进行立案侦查。

“人大代表打开浙政钉(浙江省政务协同平台)后,就能在应用中看到法院的协助执行事项,便于对执行工作开展监督。”金娇娜介绍,代表们能更好感知、分析态势,监督就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

法院执行收结案情况、到位金额、执结率等主要质效数据及近5年数据变化情况一屏集约、动态展示,法院执行活动、人员主要履职情况清晰可见;同时,依托浙政钉安全、留痕等特点,确保数据安全。“‘民事执行人大E监督’应用融合了法院执行和人大监督,同时具备便捷、高效等特点。”近日,玉环法院执行综合科科长袁凡走访台州美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玉环市人大代表蔡林雪,演示应用操作方法,得到正向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