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东白马湖社区,一股充满青春活力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19至35岁的青年人群占比高达66%,是名副其实的“新杭州人聚集地”。然而,随着青年群体的涌入,一系列治理难题也随之浮现:月均警情高达47起,63%的90后居民对“填鸭式服务”表示拒绝,年投入百万的公共服务却换来青年参与率不足12%的尴尬局面……
如何破局?“我们一直在思索,如何重拾‘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在科技赋能治理的同时,留住浓浓的人情味和烟火气。”东白马湖社区书记吕家琦说。如今,一场“双向奔赴”的治理革命在这里悄然兴起。吕晓飞曾经是一位被生活琐事缠身的二胎宝妈,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社区治理的中流砥柱。
去年7月,吕晓飞凭借“东学谷&婴幼儿成长驿站”项目,成功入选社区主理人培育计划,成为首批深度投身社区治理的青年代表。在她的精心策划下,“共享晚托”服务应运而生,如同一场及时雨,解决了社区里200多个双职工家庭“放学后3小时”的照护难题。“社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免费的公共空间,还定期组织外出培训学习。当社区给予我们信任和空间,年轻人就能用创意把小需求变成大改变,这种成就感像磁石一样,激发我们更深度地参与。”吕晓飞感慨地说。
像吕晓飞这样的青年主理人在东白马湖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环境美化到文化活动策划、从邻里纠纷调解到志愿服务组织,处处都能见到青年主理人的身影。他们构建起“青年赋能治理——治理反哺青年”的双向循环生态,让社区治理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进一步织密社区共治网络,东白马湖社区今年创新打造了“护城和?平安驿”。这是一个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居民参与的三级平安共同体,聚焦数智赋能社区治理、网格实体化运行、矛盾纠纷前端化解、群防群治等工作。目前,平安驿已汇聚起警务、综合执法、网格等9大类专业力量,居民遇到任何难题,在家门口就能快速得到解决。
依托这一坚实的阵地建设,社区还创新推出“随手拍”“随时议”“随手帮”等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随手拍”,居民们发现安全隐患后,只需随手拍照上传至“护城和?平安驿”平台,就能获得积分奖励,还能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我每天都会关注上报事件,普通问题当天解决,复杂问题一周内解决,疑难杂症则上报街道共同商议解决。”东白马湖社区治保主任施荣浩说,有居民反映绿化带上长期停放外地车辆,社区受理后迅速与随驻交警取得联系,及时解决了这一问题。
“随时议”,每月25日,居民们汇聚一堂,畅所欲言,对社区的各项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些宝贵的建议往往能转化为下一个微治理项目,切实推动社区的发展和进步。“随手帮”则鼓励居民成为社区安全的“守护者”。居民们可以认领“15分钟平安责任区”,在日常散步的同时完成安全巡查工作,为社区的平安贡献一份力量。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平安合伙人’。”吕家琦坚定地说。当安全成为居民触手可及的获得感,当青年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社区便真正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共生的“平安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