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新时代新征程法院现代化建设的理念引领。执行工作作为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是司法程序的关键环节,关乎法治建设、当事人权益、社会公平正义以及稳定和谐等诸多重要方面。
2024年,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紧扣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深入推进“执行+N”跨部门联合机制创新,及时兑现胜诉权益,切实守护当事人每一份胜诉期待。共执结案件5871件,执行到位24.8亿元,执行到位金额同比上升11.7%。
“执行+110”:院所联动强化执行打击力
“你知不知道你屡次三番逃避执行、私自转移财产的行为已经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了!”2024年年初,一接到申请执行人的来电举报,执行法官当即联合辖区派出所民警一同将意图再次潜逃、规避执行的耿某某拘传到了吴兴法院执行接待室。
2021年,耿某某拖欠李某某店面租金未还。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耿某某不仅拒不申报财产、经法院传唤后拒不到院,更多次潜逃、私自转移财产来规避执行。对此,吴兴法院通过“执行110”工作机制与院所联动机制,联合辖区派出所将被执行人耿某某拘传到案,在敦促其履行的同时,将相关拒执犯罪线索移送公安局,最终法院判处耿某某拘役5个月。
吴兴法院通过开通“执行110”电话专线、组建“执行110”团队,构建“执行+警务”的“执行110”工作格局,强化与辖区派出所的联动机制;同时,推动召开区公检法司工作联席会议,统一拒执打击办案理念和办案标准,强化拒执刑事打击,严惩恶意隐匿、转移财产违法行为,有力提升执行震慑。2024年已促成执行和解257件,执行到位912.3万元,工作经验在全市法院执行条线推广。
“过去一段时间,司法拘留工作一度停摆,为更好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我们探索构建了‘执行+警务’的‘执行110’工作格局,推动执行工作强制性与专业警务化保障有机结合,为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构筑强有力的威慑保障。”吴兴法院法警队副大队长朱旻介绍说。2024年,吴兴法院依托“执行110”机制,共出警2744人次,拘传939人、司法拘留373人次,移送拒执案件83件,判决案件5件5人。
“执行+对话”:多方协同凝聚执行向心力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表达我对吴兴法院执行局的感谢之情。历经多年,作为被执行人的我公司,终于处理完所有的诉讼案件。感谢法院让我拿下了‘老赖’的帽子重新开始!”2024年年末,湖州某纺织公司法定代表人在给吴兴法院寄来的感谢信中如此写道。
该纺织公司自2016年开始,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在吴兴、长兴、南浔三家法院面临着36件执行案件,债务标的达4780余万元,经偿还后尚余2677万余元无力支付。为挽救濒临破产的企业,吴兴法院牵头,协同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金融机构以及属地政府等,助推被执行企业成功再获银行融资4300万元,不仅一揽子履行完毕36件执行案件,企业经营也重新焕发新机,实现多方共赢。
执行区域协同机制,是吴兴法院在深化推进执行“三级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坚持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通过加强跨部门、跨区域之间的对话协同,帮助被执行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实质性化解执行纠纷的创新性工作机制。
“吴兴法院一直坚持积极作为,贯彻创新执行方式方法和积极为当事人、企业服务的现代化工作理念。在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引导下,我们主动与相关部门、区域进行了对话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也将继续发挥人民法院服务人民、服务大局的应有作用,探索更多共赢多赢的工作方法。”吴兴法院执行局局长娄亚龙如是说。2024年,吴兴法院凝聚多方联动合力,累计对146家被执行企业予以信用惩戒“缓冲期”,通过执行和解、暂缓执行等方式扶助105件企业回笼资金1635万余元。
“执行+管理”:强制管理提升执行创造力
“实在是太感谢你了,法官!没想到这笔钱我还能拿回来,还是你们吴兴法院有办法!”在吴兴法院强制管理司法增值发放活动现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的退赔对象邱某激动地说道。
2023年,商某某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吴兴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9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责令其退赔涉案23人全部经济损失2800余万元。但当吴兴法院对商某某的几套房产进行拍卖处置时,却屡屡流拍。对此,执行法官通过对涉案房产的地理位置、潜在价值等进行综合调查后,决定引入强制管理制度,指定有良好市场经营经验的邱某担任强制管理人,以所得收益清偿了商某某在该案的债务。
为破解部分因被执行人案件多、涉案标的大、涉案不动产无法通过拍卖及变卖程序处置等难题,吴兴法院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创新引入强制管理司法增值化服务机制,指定管理人以出租、招商等形式盘活资产,最大化利用和发挥执行财产的效能,已适用案件126件,有效盘活不动产使用权318万平方米,实现租金等各类收益1100余万元,兑现胜诉权益。工作做法被市委政法委发文全市推广,工作经验被最高法院工作信息简报刊发,相关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工作公众号刊发。
“强制管理司法增值化服务机制,是我们探索优化财产效用、破解执行僵局的有力尝试,不仅让沉寂的资产‘活’了起来,最关键的是让我们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吴兴法院执行局财产处置团队负责人邱宇峰说。
“执行+破产”:执破融合优化执行整合力
“谢谢你们,法官!”还没等执行法官反应过来,伴随着一声简短而有力的感谢声,被拖欠薪酬多年的劳动者老李面向执行法官深深鞠了一躬。
浙江某建设公司自2015年起,因经营不善拖欠债务总额达5.47亿元,其中包含197名劳动者工资薪酬1273.25万元,涉及执行案件207件。大批量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吴兴法院对该公司实际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公司事实上自2015年始便逐渐进入停摆状态,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时已无任何实际经营。执行法官随即对接吴兴法院执破融合团队,在确悉被执行企业已达成破产的情况下,将该公司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经破产清算后,197名劳动者的一千余万元劳务债权得到优先保障,其余一般债权也得以公平获偿。
秉持“执破协同、以执助破、以破促执”的工作理念,吴兴法院探索建立执破融合机制,成立由破产、执行业务专业法官组成的执破融合团队,将“执转破”分阶段拆解,充分发挥执行联动机制,加速“僵尸”企业出清,助力腾笼换鸟、涅槃重生。2024年共审结企业破产案件68件,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29件,化解不良资产3.99亿元,盘活房屋23万平方米,安置职工222人。
“部分早已停摆的企业因未主动申请企业破产,造成所拖欠的各项资金无法清算,一笔笔坏账阻梗迟滞着市场的正常发展。探索建立执破融合工作机制,建成企业重整服务中心,以执促破、以破促执,既要促使破产企业有序出清,更要尽可能保障债权人胜诉权益的有效兑现。”吴兴法院执破融合团队负责人莫雪伟介绍道。
“吴兴法院全院上下将秉持奋勇拼搏的精神,善作善成,努力让每一份生效的法律文书都能够掷地有声、实实在在地发挥其法律效力,确保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快速、高效地兑现,以‘如我在执’的责任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真正让司法的公平正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呈现于人民群众面前。”吴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