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描绘民情“晴雨表” 处处和顺“好枫景”

  “谢谢你们雪中送炭!”近日,云和县民警接到王阿姨打来的感谢电话。此前,王阿姨在交通事故中受伤,遭遇赔偿执行困难,县公安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她争取到救助金等,解决燃眉之急。

  近年来,丽水公安忠实践行“三能”精神,探索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化解,在乡镇街道设立信访帮办代办点。其中,云和公安以“全县域枫桥警务”理念指导工作,深化数字赋能、多源共治、规范执法,全面构建良好信访生态。2020年,云和公安初信初访化解率、信访件办结率、信访积案化解率均为100%,公安信访综合指数位列全省第一,助力云和县连续3年创成国家信访工作“三无县”、连续3年创成全省“无信访积案县”,并获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将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主渠道,我们坚持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云和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吴新志说。

民警组织调解 李依朵 摄

驱动数字赋能引擎

  “矛盾解决了,再也不吵了。”近日,石塘镇叶高坪村的两户村民因用水问题发生争执,民警出警后,将信息录入基层基础警务平台,联合镇村干部等调解纠纷,很快,当事双方握手言和。

  “用好数据及时预警,可提升警务效能。”石塘派出所所长梅灵表示,及时掌握辖区动态、精准化解风险十分重要。

  近年来,云和公安深化基层基础警务平台应用,利用三色预警模块,实现矛盾纠纷精准管控。“通过智能分析、因情施策,为执法提供指引,形成了矛盾纠纷调处闭环。”县公安局情指中心教导员李健表示。

  云和公安还依托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的20多个平台数据,扩容数据池,搭建矛调中心、派出所、联勤警务站三级体系,实现了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

解锁多源共治密码

  “女儿能上学,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近日,艾女士在拿到户口簿时激动地说。

  1998年,艾女士离开家乡来到云和,与高畲村的蓝先生共同生活,两人没有领结婚证。因多年未回老家等原因,艾女士的户口被注销,女儿小蓝出生后,落户手续也一直久拖未办。艾女士与女儿都成了“黑户”。

  今年,眼看着女儿马上要上学,艾女士焦急万分,向村干部求助。村干部联系上驻村警务助理老李,老李通过“网上警务室”上报情况。民警赶到高畲村,通过查阅档案,联系民政部门及艾女士家乡派出所,经多次走访调查,最终为艾女士和小蓝成功办理落户,小蓝也得以顺利入学。

  近年来,云和公安不断提升群众“满意指数”,推动建立“一村一警务助理”“敲更巡逻队”“茶香义警”等队伍,157名警务助理遍布各村庄、社区,提供信访件帮办、警情前期处置等服务;同时完善社区民警兼任村居(社区)党组织副书记、主任助理制度,发动4000余名党员融入15个社区165个网格628个小巷楼道,就地解决群众难题。

  此外,云和公安在全县创建“一室一特色”品牌,214个调解组织、上千人规模的专兼职调解员队伍在基层化干戈、止纷争。

提升执法规范指数

  在云和公安,会办案、办好案早已成为民警共识。

  近年来,云和公安提升执法规范指数,强化执法主体建设,深入开展“教科书式执法”活动,研发“学法强警”平台,推动民警每月参加法律测试。同时,主动跟进重点案事件办理,从源头上减少信访发生。云和公安在全市执法质量考评中连续2年获第一,连续6年获评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优秀单位。

  “敬法、崇法、尚法意识深入警心。对我们而言,案结事了不是终点,群众满意才是目标。”城南派出所副所长柳国超说。

  据悉,云和县公安局为民警制作了便携提示卡,并每月开展执法视频复盘,严格规范民警法言法语使用,从源头上杜绝、减少复议诉讼和信访,复议诉讼案件持续下降。

  同时,云和公安牢牢抓住重点领域监管,紧盯关键执法环节,逐项开展规范治理。“针对接处警环节,常态化梳理分析、排查原因、及时预警;针对涉众型经济案件,定期通报联络,及时公开;针对伤害案件,及时全面规范取证,防止久拖不决。我们还成立了执法行为民意考评小组,对案件警情定期回访。”县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蓝李俊介绍。

  据统计,近年来,云和公安回访核实率长期保持100%,群众满意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