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锦旗,一定要送给你们!是社区实实在在解决了大难题!”近日,杭州市拱墅区文晖街道京都苑社区收到居民许师傅送来的锦旗。这面锦旗的背后,是一场持续数月的漏水风波的圆满解决。
事情起源于京都苑社区一栋已有二十多年房龄的老楼。楼下住户许师傅家的天花板,不知何时被水渍“画”上了斑驳的“地图”,且面积还在不断扩大。“肯定是楼上又漏水了!”许师傅又急又气,找到楼上邻居陈大叔理论。陈大叔也寸步不让:“漏水的管道又不在我家,凭啥要我修?”双方各执一词,多次沟通无果,矛盾持续升级。
接到许师傅的反映后,社工毕海军立刻行动起来,马不停蹄地走访了两户家庭,并联合物业展开详细调查。专业水电工的检测结果揭开了谜底:漏点确实是楼上卫生间的一处老旧铸铁进水管开裂。由于当年特殊的建筑设计,陈大叔家的这段下水管道,恰恰“藏”在楼下许师傅家的吊顶内。问题在陈大叔家,但管道“地盘”却在楼下,这正是双方争执的症结所在。
找到了“病根”,如何“治病”更考验智慧。社区迅速组织了一场调解会。面对“火药味”,毕海军沉着应对,亮出“破冰三招”:一是专业服人,亮出物业和水电工的详细检测报告、漏点位置图,用事实说话,让陈大叔清楚了解问题的根源和责任。二是换位共情,毕海军耐心引导:“许师傅家天天看着天花板‘下雨’,心里啥滋味?换作是您家呢?”设身处地的沟通,触动了陈大叔。三是情感破冰,凭借前期多次上门走访建立的良好关系,毕海军趁热打铁,动情地讲述“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回忆两家过去和睦相处的点滴。真诚的话语,融化了坚冰。最终,陈大叔点头同意承担维修责任。
令人暖心的是,施工期间,陈大叔主动提出:“如果需要临时搬动许师傅家的东西,尽管放我家!”这份主动伸出的“橄榄枝”,让许师傅倍感温暖。短短一周,新管道顺利更换,恼人的漏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维修后的水管
一个月后,看着焕然一新的天花板,许师傅感慨万千。他特意制作了锦旗送到社区,紧紧握着毕海军的手笑着说:“多亏了海军和社区!不光修好了水管,更把我们老邻居的情谊也‘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