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见的声音,看得见的公正

近日,文成县人民法院玉壶法庭成功调解一起特殊的跨国离婚纠纷案,为聋哑当事人解开了困扰三年的“死结”。

深夜11点,文成法院玉壶法庭庭长刘洋洋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着意大利罗马的午后阳光,这是刘洋洋第12次接通越洋视频——屏幕那端,是躲避诉讼三年的聋哑当事人胡某。

聋哑人王某与胡某2009年组建家庭后,远赴意大利打拼,诸多原因致使婚姻逐渐破碎。2018年,王某与胡某激烈争吵后独自回国,三次起诉离婚均因子女抚养问题陷入僵局。定居海外的胡某始终担忧提供出生证明会影响抚养权归属,刻意回避诉讼,令案件陷入僵局。

面对困境,玉壶法庭启动特殊群体诉讼保障机制,通过涉侨调解员联系胡某家人,用手语与其反复沟通。当法官在深夜越洋视频中阐明“出生证是为保障孩子权益而非争夺抚养权”时,屏幕那端的胡某终于卸下心防,同意回国应诉。

调解室内,一场特殊的“对话”悄然展开。文成法院创新引入“亲属陪同诉讼”制度,即由双方兄弟姐妹作为“诉讼陪同人”协助传递信息。于是调解室中出现了特别的一幕,法官解释一句,亲属就向原被告双方再解释一遍,渐渐地,原本拘谨的王某与胡某逐渐敞开心扉,通过纸笔和手语“诉说”真实诉求。

历经4小时调解,胡某交出两个女儿的出生医学证明及附加证明书,王某则同意由胡某继续抚养孩子,并分两期支付抚养费。双方对离婚、抚养问题达成一致协议,王某当场支付第一期子女抚养费。签署协议时,双方不约而同向法官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文成法院高度重视特殊群体的维权工作,通过涉残纠纷调解员、“亲属陪同诉讼”制度,确保当事人全程参与并理解内容,消除因身体障碍导致的诉讼失衡,并为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全流程无障碍诉讼服务。

下一步,文成法院将秉持“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持续深化特殊群体权利保障体系建设,通过专业化审判与人性化举措,让司法服务更精准适配残疾人等群体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司法服务的便利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