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桩”为民 “充”走烦恼 丽水纵深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

自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丽水市委市政府坚持疏堵结合、强力整治,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充停场所建设,部门联动全域治理电动自行车各领域安全风险,全媒协作形成电动自行车安全宣传浩大声势。

据统计,2024年,丽水市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用于充停场所建设,建成充停场所2416处、充电口33213个,回收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6000余辆、以旧换新2600余辆,累计发放补贴85.13万元,共享电单车以换代充比例达100%,邮政快递行业三轮车以换代充比例达90%;全市电动自行车火灾同比下降17.2%,未发生电动自行车亡人火灾事故,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同比下降34.8%、39.1%。

松阳:全域推进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

2024年,松阳县紧抓充停场所建设这一首要环节,全面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最大限度减少电动自行车室内充停安全隐患。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该县在推进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方面,坚持“需求导向、普惠便民”原则,对集中充停设施建设受限的30个老旧小区实施“单户改造”,政府给予70%的资金补助,根据每户情况灵活采取加装防火门、改造柴火间等形式,加装充电口和单户熔断开关,满足居民们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截至目前,共建成单户充电端口771个,受益群众近万人。

同时,该县坚持国企助建和企业自建并行“两手抓”,国企助建免费为企业建设充停设施,仅收取基础运营服务费,最大限度惠企惠民,而企业则以职工福利的形式为员工提供免费充电服务,让员工“上班充电,满电回家”,进一步缓解住宅小区、居住出租房充停压力。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完成免费充停设施建设,解决5000余名企业员工的电动自行车充停问题。

另外,该县还开展充停场所“上山下乡”行动,充分考虑传统村落“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的需求,平衡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和村民对现代化生活的需要,“一村一方案”推动各乡镇充停场所建设,已惠及传统村落24个,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电动自行车“充电自由”。

莲都:推动电动自行车“码上行”

在丽水市莲都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以多元暖心服务和系统规范共治为抓手,探索打造“骑手友好小区”,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有效融入城市基层治理。

该区牢牢抓住社区这个基层单元,探索“社区+物业+外卖骑手”等多方共治模式,创新打造“智行物联网管理系统”,织密人员“信息网”,通过APP小程序生成二维码,实现外卖骑手“一码通”无障碍通行。系统依托5G、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全过程记录外卖骑手小区配送轨迹,实时监督车辆规范停放,并通过更新标识清晰的“骑手地图”、划定送餐专属停车位等多种方式,推动服务与治理实现“双向奔赴”。

为让整治措施落地见效,该区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要求充分融入《关于构建外卖骑手物业保安和社区工作者新型友好互助关系的八项举措》,加大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宣传力度,采取现场检查、暗访等方式加强监督,对发现外卖企业不履行相关承诺等行为,采取追回财政补贴资金及通报等措施进行处置,并通过系统“点对点”提醒、扣除积分等方式,督促外卖骑手规范骑行、充停。

同时,该区还建立了“红、黄、绿”三码管理机制,根据外卖骑手驾驶证积分赋码,动态匹配对象小区权限,实行“绿、黄码实名注册骑手直接通行、红码不予通行”模式。为此,当地还借鉴了驾驶证积分弥补方式,根据部门执法记录及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反馈情况实行差异化扣分;结合非法改装行为整改情况,可通过在线学习安全驾驶视频和消防安全知识等内容实现复分“转码”。

 充分考虑到小区年限、人车分流等实际因素,部分社区还个性化打造骑手通行方案,比如,元湖一号小区已设置外卖骑手“配送白名单”,录入289名外卖员信息,刷脸直接进入小区;中骏璟园小区对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累计发放330张通行证,帮助骑手一键完成身份验证。

景宁:科技赋能提升隐患治理效能

景宁畲族自治县依托无人机打造“空警奇兵”队伍,构建起“人防+技防”“人工+智能”“天网+地网”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助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

该县坚持“专业+机制+大数据”理念,创新无人机空中勤务模式,搭建“5G+AI空中交警”智能化平台,打通雪亮工程视频专网,实现指挥中心远程操控、现场视频实时回传。平台加载了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AI智能识别等先进技术,对道路拥堵、人流异常等进行巡航、检测及预警,打通大数据赋能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在日常工作中,该县紧盯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的查处问题,深挖“空中警力”潜能,架设警用无人机定点定线巡航,预制巡逻点位和线路,巡回监测路面电动自行车违法情况并摄录固定证据,精准制导地面警力行动。交警部门根据无人机即时抓拍画面前往现场纠违,提升执法精准度,有效破解路面警力有限、执法受道路状况影响等难题。截至目前,全县共查处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违法行为4000余起。

该县还充分发挥无人机俯视范围大、机动灵活、有效弥补日常管控盲区和死角等优势,对城市道路、景点周边等重点区域实行全天候、自动化交通疏导,通过高频巡逻、高空喊话,提示驾驶员安全文明驾驶,提醒游客注意行车安全、充停安全,引导群众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规定,减少无意识的违法违规行为。行动开展以来,共劝导轻微违法行为6523起。

到目前,丽水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已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题曝光33期,制作电动自行车安全科普宣传视频8个,通过全市户外屏媒广泛、高频播放,并纳入“会前第一屏”播放内容。下一步,丽水市将坚持问需于民、定计为民,继续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