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杭州市上城区深化打造“最美红巷”社会治理共同体,持续迭代“一呼百应”共治体系,统筹多元力量构建基层共治中心,实现从“分散治理”向“集成服务”转变。
漫步在湖滨步行街,改造一新的“空中剧场”内,机器人乐队为往来游人献上科技感十足的视听盛宴。一路之隔,便是烟火氤氲的老旧小区。这种“一半未来、一半烟火”的独特格局,正是上城从传统“CBD”(中央商务区)向“CID”(中央创新区)转型的生动缩影。
这一转型的重要支撑,是一套精准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作为年均客流量超5500万人次的“城市客厅”,街区治理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此情景下,湖滨共治中心应运而生。它不仅是街区治理的前沿枢纽,更是全区“一呼百应”共治体系在基层先行先试的集中体现。
“中心将治理‘触角’延伸到一线,是‘一呼百应’体系在湖滨的落脚点。”湖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查靖介绍,该中心整合了公安、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及商圈内12家单位,通过区级“一呼百应”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力量“一屏展示”、指令“一键直达”,形成了统一指挥、快速响应的标准化共治单元。
在实际运行中,该中心展现出精准高效的调度能力。当系统监测到西湖音乐喷泉、龙翔桥出站口等人流密集区域接近警戒值时,从中心起飞的无人机迅速升空疏导,通过语音提示有效引导客流,确保秩序平稳。
面对“二次元”等新业态聚集带来的管理挑战,湖滨创新性推出了《二次元妆造公约》,明确“不得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禁止色情、暴力等元素妆造”等条款,在保持年轻活力的同时,营造有序的街区环境。
线上,“乐享湖滨”小程序成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的有效载体。游客可通过它完成失物招领、活动报备等操作,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切身感受街区管理的效率与温度。
治理智慧同样体现在另一侧老旧社区。与商圈动态管理相呼应,“湖滨晴雨”工作室、“无忧坊”等居民“家门口”的治理平台,确保了民生服务与矛盾化解的及时响应与处置。
目前,像湖滨共治中心这样的治理模式,已在河坊街景区、四季青十字金街等地投入运行,实现“小矛盾就地化解、小问题快速处置”,为超大城市核心区域的精细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上城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