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理到“智”理的西湖实践

在杭州西湖景区平湖秋月入口处,智能广播根据实时人流量数据向游客发出温馨提示:“请前往断桥方向的游客注意,前方人流较为密集,建议从白堤绕行。”如今,这样的智慧引导已成为西湖景区的常态。

今年以来,西湖景区以建设“数智第一景”为目标,系统构建起覆盖全域、多维度协同的大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推动超大型开放景区从传统治理向智慧治理的深刻转变。

走进西湖景区综合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客流量、车流速度、湖面水质、安保力量分布等多项数据。这些信息通过“城市大脑”中枢系统进行分析整合,形成景区运行的实时“生命体征图”,为管理决策提供精准支撑。

“过去,管理景区更多依赖人海战术和经验判断。”西湖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我们在虚拟空间构建起西湖的数字化镜像,实现了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预测的根本性转变。”

智慧治理的成效在具体场景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每逢假期,当断桥区域人流量接近预警阈值时,系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4台具备人群密度算法的AI相机实时统计人数,在“看得清,算得准”的数据基础上,对断桥实施“三圈七卡口”客流管控方案。

在文化保护与旅游服务方面,数字化手段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AR导览系统,游客扫描景点标识即可“穿越”历史时空,沉浸式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智能监测系统则对不可移动文物和西湖水质实施全天候守护,让自然与人文遗产在数字技术的护卫下永续传承。

“我们将安全、秩序、生态、文化、旅游等,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景区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五大维度在数据流中实现了有机统一,形成了“监测预警—智能派单—联动处置—反馈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

据了解,西湖景区目前已整合公安、消防、医疗、市政等部门资源,构建起条块联动、响应迅速的协同治理机制。在西湖景区大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引领下,通过数据融合有效打破了部门壁垒,实现了从单点防控到全域智慧的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