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一年多来的辛苦付出,让我们两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不再受此事困扰,能安度余生……”近日,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内,徐奶奶和老伴向承办法官不住道谢。
承办法官从徐奶奶手中接过一封特殊的感谢信——由于生活简朴,家中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信纸,这封信被老人郑重地写在了一张报销单的背面。信纸虽简陋,字里行间却承载着两位古稀老人卸下心理重担后最真挚的谢意。
这封不同寻常的感谢信,源于一起持续1年多的个人债务清理案件。多年前,徐奶奶的儿子张某为创业借款100万元,至2023年底已偿还35万元。然而,2024年1月,张某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留下未清偿的债务。徐奶奶夫妇虽放弃继承遗产,无需承担偿债责任,但已故儿子的债务仍沉甸甸地压在老人的心上。于是,他们来到鹿城法院为儿子申请个人债务集中清理。
法院受理后,创新引入观察团机制,随机抽取3名人民陪审员组成观察团,并与指定公职管理人共同开展工作。
“债务存续期间,张某是否有大额转账?”“管理人对张某的财产调查情况是否全面?”今年10月,张某个债清理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会上,债权人、观察团等围绕张某遗产和退出执行等问题,对徐奶奶夫妇和管理人进行了详细询问。
“观察团的核心职责,是精准识别‘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并对债务人的豁免财产清单、信用修复建议、执行退出资格及清理方案表决等给出评议结论。”承办法官介绍,观察团的评议结论将作为案件处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当管理人提出由徐奶奶夫妇代为清偿25000元、剩余债务豁免的方案后,观察团经独立审慎评议并结合清偿方案和债权人的意见,提出在原方案基础上增设1个月考察期的执行退出方案——既给了债权人充分的核查时间,也顾及了老人的实际困难,债权人与徐奶奶夫妇当场点头认可。
经过考察期核查,债权人未发现任何不诚信行为,最终同意案件退出执行程序。这起持续1年多的债务纠纷,在观察团的见证下划上了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