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经营美食城,没钱履行债务?
法官出手了

近日,桐庐法院法官石振强收到了一封“走心”的感谢信。这背后,是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执行案件。

一年前,李某曾在法庭上承诺向叶某退还25.4万元房屋保证金,但法律文书生效后,李某仅零星还款数次便销声匿迹。随后,此案通过交叉执行机制移送桐庐法院。“起初,李某在电话里态度诚恳,答应还款,但承诺始终未兑现。”石振强回忆,李某的还款间隔越来越长、金额越来越少,最终彻底失联。多次财产查控显示,李某名下银行账户余额为零,也无房产、车辆登记信息。案件一度陷入“执行不能”的僵局。

转机出现在今年初。申请执行人叶某提供了“李某在外地经营美食城”的线索。法官顺藤摸瓜,发现李某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竟支付了近百万元美食城租金,还通过妻子账户收取商户租金,并偿还案外人借款40余万元。

“这些资金明明足以履行债务,却被刻意转移隐匿。这不是‘无财产’,而是‘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石振强说。尽管法官多次上门释法、阐明拒执后果,李某仍拒不到庭、拒不申报财产,其妻也以“不清楚情况”为由回避协调。于是,石振强在案卷中郑重写下审查意见:“拟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案件迅速进入审理阶段。直到此时,李某才意识到事态严重,其家属主动来到法院,一次性结清本案全部执行款,并连带清偿了另外2起关联案件的欠款。

“钱到账了!”叶某在电话中难掩激动。随后,叶某又给石振强寄递了一封感谢信。与此同时,李某因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判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