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在杭州召开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自愿戒断治疗和康复服务试点工作集中调研座谈会,总结前期试点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对下一步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戒治康复试点工作作出部署。
为探索治理“笑气”等未列管成瘾性物质新路径,浙江率先破题:去年8月,首次将戒毒(戒治)康复试点列入浙江戒毒“12+N”综合改革;去年10月,在省余杭强制隔离戒毒所试点开展戒毒康复工作;今年,省戒毒康复所正式揭牌,初步探索形成“415”工作模式。截至目前,浙江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通过创新构建的“媒体宣戒、主动求戒、家属送戒、公安劝戒、医院转戒、平台引戒、校友推戒”七大收治渠道,已成功收治帮扶戒治对象290余人次。
其中三项举措成效显著:与全省20余个县市公安禁毒部门签订收治框架协议并建立警务协作、快速反应、服务保障等六大机制,形成稳定收治“主渠道”;依托“浙里办”开发“浙里戒”应用,同步上线“戒治康复”专栏,实现“指尖预约、一键办理”;在浙江省司法厅部署开展的“法育青蓝”专项行动中开展禁毒法治教育200余场次,覆盖未成年群体超206万人次。
此外,浙江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编撰《“笑气”等未列管成瘾性物质滥用戒治康复实务手册》,综合运用心理干预、物理治疗、行为矫正等五大领域十大方法开展对症治疗,成功帮助32名因吸食“笑气”导致双下肢濒临瘫痪的戒治对象恢复行走功能;创新建立“三评七查一合议”评估机制,首创《戒治对象综合评估表》,为戒治对象精准开具康复处方。目前,完成全周期戒治康复的90名人员身心状态恢复良好,回归社会适应能力提升。
在科技赋能方面,省戒毒康复所和7家省内知名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等高校,开展“笑气”成瘾机制等10个重点课题研究;与6家高新企业共建研发平台,合作研发“笑气”成瘾治疗智能头环、吸食“笑气”快速检测仪器等设备。
省戒毒康复所还联合属地慈善总会设立关爱基金,为家庭困难、失亲单亲等困难戒治对象提供经济救助、就业帮扶,同时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持续跟踪出所人员状况,助力其回归社会。
当天,司法部戒毒管理局、浙江省司法厅、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有关领导,以及来自12个试点省(区、市)的戒毒管理局主要负责人、相关处室负责人和试点所主要负责人通过经验交流等形式,共商戒治康复工作提质增效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