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标杆

作为宁波市鄞州区工业重镇的横溪镇,今年来,把综治中心建设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抓手,通过政府搭台、多元联动、精准供给,构建起覆盖纠纷调解、法律服务、风险防控的全链条法律服务体系,为小微企业筑起风险防火墙,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提供“家门口”法律服务

横溪镇的小微企业超900家,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该镇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综治中心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律师常态化坐班机制,为辖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整合“共享法庭”“三理调解”“老陈劳动调解”等资源,开通企业解纷“直通车”,针对不同类型的纠纷安排专长调解员,确保及时联动、迅速响应,及时化解;成立全市首个镇街级商事调解中心——“鄞源商事调解横溪工作站”,建立“调解+公证”“调解+司法确认”双轨机制,实现涉企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专业化调处”。

某建设公司一起工亡事故在2天内成功调解,未对生产造成影响;某进出口公司的缔约过失纠纷经调解后,赔偿金额从3万元降至1.9万元;向企业开展定向普法宣传,为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安全生产员等推送专项反诈课、安全生产课、“横爱学法”线上普法课等,同时开展各类培训班,提高小微企业管理人员的法治意识……今年来,横溪镇综治中心累计服务企业86家,调解涉企纠纷34件,挽回企业损失560万元,90%商事纠纷案件实现“当日受理7日办结”;与此同时,财务诈骗、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亡人事故“双零发生”,为企业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打造“法拼拼”团购模式

“有了拼团服务,我们小企业也用得起律师了!”一企业经理高兴地说。

面对小微企业法律需求旺、抗风险能力弱而又缺少专门的法律顾问这一情况,横溪镇综治中心以精准化、多元化的法律服务,为小微企业排忧解难,联合司法所、律所、商会、银行等,采用团购、自助点单和社会力量助力等多种形式,创新打造“法拼拼”团购式法律服务,为小微企业解决“用法贵”的难题。

团购采用“拼团”“1对N”模式,将企业年均法律顾问费用从数万元降至千元级。目前,“法拼拼”已覆盖115家企业,年均节省法律支出80万元,调解成功率95%。

自助点单采用“菜单”式,涵盖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等11项常用法律服务内容,企业按需点单。对新形势下企业反馈的共性需求,则通过每季度举办的“益企go”论坛专题辅导,如应对贸易战新形势新增“跨境争议解决”等专项菜单,由专业人员精准匹配为外贸企业解读。

综治中心利用社会资源,创新律所、企业、银行三方法律服务共生模式,即由银行牵头80余家企业组成法律服务拼团,为其在律所购服务,让企业享受零成本的基础服务,律所则通过银行与企业建立联系,拓展业务,三方共同受益,共同助力企业营商环境健康发展。

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横溪镇综治中心以商会为纽带,推动法律服务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为将普法宣传的“接力棒”交到企业管理人手中,综治中心根据辖区企业特点,编写了《横溪镇“法治纵横”依法办事指南》,涵盖合同管理、知识产权等8类企业常见法律问题,通过商会为68家企业负责人授书,培育企业普法中坚力量,并同步上线“法智纵横”线上平台,提供24小时法律咨询与文书模板下载。

综治中心还邀请企业家共同参与企业风险预警研判工作,定期举办“企业家法治体检圆桌会”,针对各类高频风险,由专业律师现场把脉出具“体检报告”,企业家们共同探讨预防机制和方案,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全程参与“体检”过程,增强了企业家识别和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了“问题导向”法律服务的精准触达。

另外,综治中心建立“老带新”帮扶机制,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法律风险应对小组,共享规避法律风险经验;联合银行、律所打造“法拼拼惠企驿站”,构建“企银法”共生闭环,会员企业可凭商会积分兑换法律培训、融资咨询等增值服务,银行则通过驿站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今年已为12家企业提供3490万元贸易融资专项支持,形成“企业互助-资源整合-服务反哺”的良性生态,推动法治资源从“外部输入”向“内生驱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