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境”中寻得生机 一起“死案”温情了结

“法官,杨某回来了!”深夜,一个来自村干部的紧急电话,打破了宁静。这是遂昌法院“终本清仓”专项行动中一起典型的“骨头案”,执行干警联动村镇干部多次上门查找被执行人线索无果,当案件陷入僵局时,这个电话成为了关键转机。

这是一起令人痛心的车祸。被执行人杨某因交通事故致申请执行人李某的家属死亡,法院判决杨某赔偿50余万元。然而,判决生效后,杨某却因无力赔偿而选择了逃避。

当晚接到村干部的电话后,法院执行干警连夜出动,于午夜12点抵达杨某家门外。面对执行干警的敲门与警告,杨某始终紧闭房门,拒绝面对。经过长时间沟通,杨某的家属终于将门打开,而杨某本人则蜷缩在屋内角落,心存畏惧,抵触情绪很强。执行干警没有简单地采取强制措施,而是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释法析理和思想疏导,耐心阐明逃避执行的法律后果。最终,杨某的心理防线被攻破,承诺第二天主动到法院配合处理。

次日,申请执行人李某和代理律师早早到来,杨某也如约而至。然而,调解现场再遇困境:杨某垂头丧气,表示自己确无履行能力,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实在无法付清巨额赔款。

在执行干警的进一步耐心疏导下,杨某吐露了一条线索:不久前,他自己也遭遇了车祸,本可向肇事者及保险公司索赔一笔款项,但他消极地认为,即便赔来钱也要全部支付给李某,自己“白忙一场”,加上无钱无能力提起诉讼,便一直搁置此事。

这个关键信息,让案件迎来了“柳暗花明”。执行干警敏锐地意识到,这笔潜在的赔偿款是破解僵局的唯一钥匙。他立即组织双方沟通,将这一情况告知李某及其代理律师。令人动容的是,李某一方在了解原委后,并未一味指责,反而展现出极大的理解与善意。李某的代理律师当场表示,愿意免费为杨某提供法律援助,代理他向第三方肇事者索赔。

在法院的协调与律师的帮助下,诉讼顺利进行,成功为杨某追回赔偿款45万元。该笔款项进入法院账户后,依法发放给申请执行人李某,不足部分双方达成和解。这起看似“执行不能”的案件,最终以一种充满司法智慧与人情味的方式得以圆满解决。

李某及代理律师专程再次来到法院,送上了一面鲜红的锦旗。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执行干警深夜出击,不放弃任何一个陈年积案的敬业精神的肯定,更是对法院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同时,探索“双向救济”、传递司法温情的赞誉。

此案是遂昌法院“终本清仓”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展现了该院逐个攻破老案、难案的决心和毅力。面对看似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死案”,执行干警多一点坚持、多一点智慧、多一点为民司法的情怀,最终在“绝境”中寻得生机,让专项行动见实效、出成果,让“纸上权益”落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