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火计划”织密网 点亮成长前行路

在宁海县,一场名为“缑火计划”的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已持续三年。它与深耕多年的“法治副校长”制度深度融合,共同织就了一张由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四方力量构成的防护网,守护着未成年人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缑火计划”的核心在于“精准”。它创新性地采用“订单式”帮扶模式:学校可以提交问题“订单”,由政法委、公安、法院等部门“接单”并实施精准服务。这一理念延伸至更细微的社会单元,县法院联合妇联、社区搭建的离异家庭子女关爱平台,已成功化解34起离婚案件中的潜在风险。

同时,宁海县将“法治副校长”的“选优配齐、实职履职”作为这项计划的坚实底座。全县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精选的70余名业务骨干,搭配17名资深律师,实现中小学“校校配齐”。他们带着明确的“任务清单”履职:每学期至少2堂法治课、1次校园安全排查,并对学生求助快速响应。

未成年人面临的问题往往错综复杂,单靠学校一方力量难以破解。为此,宁海县为“法治副校长”搭建了强大的“帮手网络”。当他们遇到涉及心理焦虑、监护缺位等棘手情况时,可随时联动检察院未检部门、社区社工、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组团发力”。县检察院通过这支队伍摸排线索,已制发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25份,并开设“监护能力提升课”,从源头上修复孩子的成长环境。

守护未成年人,提升家长的法治意识与监护能力同样关键。宁海县将普法阵地从校园延伸至家庭与网络,用“接地气”的方式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当有人强行索要财物时,哪些法律能保护我们?”在潘天寿小学阶梯教室,“法治副校长”与学生的互动问答已成常态。而在线上,“向日葵”法治直播间6场直播吸引了近30万师生家长观看;县公安局的“校园110云课堂”通过授课与警营体验普及安全知识;县司法局推出的53期宁海话版“剧说民法典”情景剧,用方言讲述防范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话题,让法律知识在家长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