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执行,为患病申请人追回“救命钱”

“何法官,我实在撑不住了……这钱是我的‘救命钱’啊!”近日,申请执行人李某向桐乡市人民法院法官何承波打去求助电话,声音哽咽。

李某与被执行人陈某某曾为皮草生意伙伴。因陈某某拖欠货款,经多次催讨未果,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判决生效后,陈某某仍未履行,李某遂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依法查询陈某某名下财产,强制执行到位3万余元,但陈某某仍有部分钱款未还。面对其拒不履行、拒不申报财产的行为,法院将其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并采取拘留措施。因未发现陈某某其他可供执行财产,经李某同意,案件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暂告段落。

其间,李某不幸患病,需长期用药,经济压力骤增。最近他听人说陈某某可能在老家经营服装生意,于是有了那通紧急电话。

“不能等,这是‘救命钱’!”案件承办人何承波立即重新核查陈某某财产线索,仍未发现异常。“既然在老家做生意,就一定有踪迹。”他决定跨省执行,前往陈某某的山东户籍地调查。

何承波一行赶赴当地,核实陈某某确实正在经营服装生意,并获取其具体地址。执行干警随即前往,终于见到陈某某。

“陈某某,我们是桐乡法院执行干警。生效判决必须履行。”干警采取“释法+感化”策略,一方面阐明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说明李某患病急需用钱的实情,引导其换位思考。

经耐心沟通,陈某某态度缓和:“我错了,不该躲着不露面。李某的情况我知道了,钱我一定凑齐。”他逐个联系亲友筹措资金,数小时后,终于凑齐部分款项。

收到执行款后,李某再次致电,连声道谢:“真是雪中送炭,后续治疗我也能松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