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小小的挡鼠板,让一家食品生产企业犯了难——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安装,消防部门却要求拆除。面对行政执法中产生的矛盾,杭州市临平区司法局通过一套法治“组合拳”成功为企业解困。近日,这一案件入选司法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今年5月的一次政企座谈会上,临平区司法局从一家企业处得知此事,立即启动行政执法监督程序介入处理。原来,市场监管部门为防控病媒生物,依法要求企业在相关通道口设置挡鼠板;而消防部门则从消防安全的角度出发,认为挡鼠板影响了通道畅通,应予拆除。都是依法行政,但执法标准却大相径庭,这让企业左右为难。
为破解这一僵局,临平区司法局会同区综合执法办,组织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对该企业进行实地勘察。在综合考虑企业场地布局、工艺流线等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力求从执行层面寻找执法标准“打架”的解法。现场协商并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后,各部门共同商定:采用“快拆式”挡鼠板。最终,26块兼具安全与合规的挡鼠板在企业车间、仓库等关键点位安装到位,既满足了食品安全管理要求,也确保了紧急情况下通道的即时畅通,以低成本、高效率消除了企业的“心病”。
该案例的背后,是临平区持续打造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新生态。据了解,当地构建起“线上+线下”的双轨问需机制。线上,通过“大综合一体化”平台和各类政务新媒体广泛征集线索;线下,通过一封封《告企业书》、一场场政企面对面座谈会,让企业的“急难愁盼”能被第一时间听见。
此外,临平区还着力推动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深度融合,通过联合出台衔接办法,改变了以往监督力量分散的局面。如今,一旦发现执法标准不一、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一套包含线索核实、案卷调阅、现场核查和监督协调的完整流程便会立即启动,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监督取得实效。通过精准的行政执法监督与高效的部门协同,当地不仅为企业营造了安心发展的营商环境,也为破解基层执法中的“标准冲突”提供了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