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蓝”映“生态绿”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安吉,消防的色彩早已超越传统的“火焰蓝”与“救援橙”,融入了这片土地的“生态绿”。二十年来,安吉消防以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将“两山”基因注入消防血脉,从被动扑救到主动护航,从单打独斗到全民共治,为这片生态热土筑起了一道智慧与温情交织的安全屏障。

“那时,我们志愿队就靠三台手抬泵灭火,水管破了用胶布缠,全凭人多勤干。”65岁的安吉余村村志愿队成员俞良志望着村史展览馆里的老照片,感慨万千。如今,村口红顶小楼里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已配备水罐消防车、热成像仪和无人机,队员三分钟就能赶到火情现场,“专业得让人踏实”。

安吉消防深知,守护绿水青山离不开全民参与。今年7月,“两山青焰守护者”“两山卫士先锋队”“两山青社团”三支专业消防志愿者队伍在天荒坪镇余村正式组建,与已建成的7支政府专职队共同构成“志愿+专职”的特色消防体系。同时,安吉县消防救援大队积极探索消防服务新路径,依托农商行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各乡镇设立农商行丰收驿站微站点,将消防安全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

“枫桥式消防救援队”的创新更让消防力量扎根基层。天荒坪镇专职队队长浦永俊介绍,2024年队员们化身“民情联络员”,每半个月下沉村组,“平安敲门、隐患早除”。2023年底以来,当地火灾起数显著下降,一张全民参与的“5-15分钟”消防安全网已然成型。

安吉山美水美,不过也暗藏着一些风险:游客易迷失、暴雨易引发山洪。为此,安吉消防组建山岳救援分队,联合公安、街道及民间力量成立指挥中心,通过工作群实时共享信息,实现“统一指挥、专业分工、快速响应”。

2021年台风“烟花”来袭时,这样的机制展现出了威力。天子湖镇吟诗村41名群众被内涝围困,消防队员徒步蹚过齐腰深的积水,用橡皮艇逐户转移,五小时连续作战确保无一人受伤。“专职队熟悉地形、响应快,再加上科技赋能,救援更高效。”安吉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谭灿说,目前正积极谋划引入更多现代化装备,让“山岳救援”更精准。

“消防部门和企业不是‘猫和老鼠’,而是‘一家人’。”华味亨食品负责人彭斌的话,道出了安吉企业对消防服务的认同。在椅业、竹产业、绿色食品三大“金名片”蓬勃发展的背后,安吉消防以“一企一策”的定制服务,破解了产业消防难题。

针对绿色家居产业的海绵、竹材易燃特性,消防部门2019年起投入远程供水系统,联合水利局设取水点、绘电子供水地图,确保“有水可用、快速取水”。“遇到大火,这套系统能保障持续大流量供水。”绿色家具专职队队员赵正伟说。

“老蔡说消防”团队是安吉消防打造的一支宣防队伍,常态化入企培训,用典型案例讲解防火要点,手把手教器材操作。消防部门还推出“预约小程序”,企业一键下单即可获专家上门“体检”。在孝源绿色家居小微产业园,20余家企业接入AI+可视化预警平台,火情识别实现秒级告警。

从全民参与的志愿网络到科技赋能的救援体系,从定制化的产业护航到温情化的民生服务,安吉消防用二十年实践诠释了“护航者”到“赋能者”的转变。站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的新起点,这支“火焰蓝”队伍正以更昂扬的姿态,守护安吉的绿水青山,让生态之美与安全之基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