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运河畔,满目平安景。今年以来,杭州市拱墅区持续深化“抓源促治、强基固本”行动,创新构建“社区治理联合会”(以下简称“治联会”)工作机制,以一“针”之巧,穿引千线之繁,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响应高效的平安锦绣图。
作为拱墅区面积最大、治理任务较重的街道,祥符街道以“治联会”为抓手,通过“力量整合、资源统合、机制融合”(三合)筑牢治理根基,依托“信息联通、治安联巡、矛盾联调”(三联)激活治理效能,构建“街道-社区-支点”三级组织架构,推动治理力量在社区、商圈、楼宇全面延伸。
以该街道内的阮家桥社区为例,“治联会”整合多方力量,推动治理资源精准落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警务室,设立“治联会服务站”,实现阵地共建、数据共享;广泛吸纳物业、商户、新就业群体等社会力量,组建“阮家汇骑治理服务队”“五色志愿服务队”等特色队伍,并将53家联建单位纳入体系,形成治理合力。
在“三联”机制的推动下,祥符街道通过“一呼百应”系统、“协商铃”等数字化平台,打通街道、社区、派出所之间的信息链路,使问题从“发现—处置—闭环”全程时间缩减50%;多方联巡有效提升见警率与隐患处置效率;三级调解机制明确“初调在社区、兜底在街道”的处置流程,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作为“治联会”首批试点之一,上塘街道聚焦“最后100米”,以“治联会”为针,穿起9.6平方公里内近9万居民、1.8万经营主体的治理千线;整合9大职能科所队与社会力量,构建党建、治理、服务“三网融合”体系,破解治理协同难题。
瓜山社区设立6个“最小应急作战单元”,破解人口“倒挂”困境,满足多元需求,小纠纷处置时长直降50%;蔡马社区3个单元深化校地联动,贴心服务1.6万余名高校师生;八丈井社区1个单元守护胜利河美食街,确保突发情况下3分钟内协同处置。如今,“治联会”打造的“家门口解纷站”已成为居民解忧首选,应急处突响应率提升66%,重大矛盾就地化解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