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地址冒出18家外卖店
检察监督推动外卖行业虚假店铺治理

同一个地址、同一个厨房、同一个取餐窗口、同一套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许可证,外卖平台上却显示,这里竟有18家外卖店铺。如此狭小的空间,何以容纳这么多店铺?食品安全又如何保障?

日前,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在“食药安全益路行”公益诉讼监督活动时,发现部分外卖商家利用同一经营执照信息和地址,通过摆拍不同门头照片,虚设不同店铺,入驻外卖平台,接单为顾客提供餐饮服务。

检察官调查发现,如一间约40平方米的房间内,除厨房操作区外,被隔断成6个约4平方米的小房间,并备有10多张泡沫板招牌,用于轮换冒充不同外卖档口。实际上,这6个隔断间中,仅1间用作烧烤操作区,2间堆满设备和杂物,另外3间用于存放外卖及其他物品,均不具备独立餐饮生产条件,也未实际开展经营,为虚假餐饮档口,对应的线上10多家外卖店铺也为虚假信息。

此外,该后厨操作区卫生状况较差:地面污渍遍布,物品杂乱堆放,厨余垃圾未及时清理,食品盛具残留油污,烧烤区调味料洒落桌地,存在明显食品安全隐患。

“虚设店铺,是为了获取更多客户,提高曝光率。18家店一起上线,被顾客选中的机会就更大。”商家说。

检察官介绍,部分餐饮经营者为争夺客源和市场机会,将精力放在违规开设虚假店铺上,而非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不仅扰乱网络餐饮秩序,其脏乱差的操作环境也违反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监管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就上述问题,西湖区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对违规开设虚假店铺及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调查处理,并开展专项整治。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职能部门对涉事商家立案调查,关停经营场所,责令全面停业整改,并督促外卖平台下架全部18家店铺。

经过整改验收,截至目前,上述商家已在两大外卖平台各开设一家线上店铺对外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