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发挥“1+1大于2”优势 推进“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

  7月10日,金华市婺城区党员干部方晓娟联系走访居民,她拿出手机扫扫居民家门前的二维码,就在手机上即时录入走访时的地理定位、现场图片和走访发现的具体情况。这是金华市推进党员干部联村入户的一项信息化举措。
  今年5月,金华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推进“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的实施意见》,推出五大举措,全面推进“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如何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找准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的方式方法?金华市通过党政推动、党员带动、党建引领,探索出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新路子。
每个网格都有“红色网格员”
  朱振威是金华市金东区金都美地社区的一名党员网格员,被人称为“红色网格员”。
  近日,朱振威像往常一样走访联系群众时,发现一住户在楼道堆放木纸板,当即劝说:“这些是易燃物品,既影响大家出行,又有安全隐患。”三言两语间,他和住户做好沟通,并一起搬离了杂物,消除了隐患。
  为什么要设立“红色网格员”?社区党委书记邢师军告诉记者,金都美地社区是金东区首个城中村改造公寓式集中安置社区,有5个城中村1048户居民2698人入住,多村合并对社区管理提出了很大挑战。
  如何将居民拧成一股绳?社区想到了社区党员们。“党员亲近群众,又有示范引领作用,是凝聚社区居民的黏合剂。”邢师军介绍,按照“一个楼幢单元,一个红色网格、一个先锋团队”的模式,社区让楼幢里的党员、楼道长担任网格员,社区一切工作落实到网格,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大提升,还成了城中村改造安置的“金华样板”。为扩大“红色网格员”示范效应,金东区共建立“红色网格”1万余个,配备党员网格员1万多名,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
  党员干部作为“带头人”,是推进社会治理触角向社会最末梢延伸的重要力量,金华市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副书记申瑞龙说,今年以来,金华市深化推广“红色网格”,坚持“党建+全科网格”为引领,把党支部(小组)建在网格上,实行“一个网格+一个党支部(党小组)”模式,引导党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引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形成
  在义乌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分局大厅,有一个“新丝路红色驿站”,这是义乌市为流动人口党员打造的“流动党员之家”。除了市级层面,义乌市还在14个镇街成立流动人口党员服务站,各村、社区还建立虚拟性、议事性的流动人口党支部。
  小小的驿站,其实蕴含着社会治理的大智慧。被称为“世界超市”的义乌是流动人口大市,2017年,全市共有流动人口144万,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成为社会治理难题。
  义乌市瞄准流动人口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党员老乡帮老乡,党员老乡带老乡”,成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助推器”。前不久,义乌市北苑街道星火菜市场拆迁前期,因签订的租用合同还未到期,经营户情绪比较大,工作进展缓慢。后来街道积极做经营户中流动党员的工作,通过他们对老乡经营户开展工作,从而顺利完成拆迁,实现零上访。
  无独有偶,婺城区西市街是金华市中心最繁华、最具活力的商业区域。今年5月,商圈26家党组织成立了西市街商圈联合党委,推进党建圈、经济圈、服务圈“三圈融合”。
  婺城区综治办介绍,商圈联合党委推行“党建联盟工作十法”,组建“啄木鸟”暗访督察团、“打假除劣”巡查团等十支公益服务队,区域共治聚合力。
  金华市委政法委委务会议成员、综治办专职副主任罗戌卫说,在社会治理中,我们通过党建带群建,区域化群建、群团共建等,开展党群支援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如义乌“网商党委”、东阳“横漂党支部”、流动党员“十同”管理机制等,都有探索创新,通过党员示范作用,既引领群众共同参与建设平安家园,又有力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党建引领促“三治”融合
  每月,一到“后陈月报”出刊的日子,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党员陈俊庆就会准时把报纸送到联系户手中。月报虽小,但集合了最新村务、党务、财务等信息。村民阅读后提出疑问,他会耐心解答;对于一些意见,他向村两委反映了解后,再向村民做好反馈。
  2004年,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后陈村挂牌成立。2010年,村监委当初应急的“治村之计”提升为写入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治国之策”,后陈村成为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成功典范。
  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村务监督中发挥作用?后陈村村监委主任陈玉球告诉记者,每月15日,村监委要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述职,讲述财务开支明细,并通过月报的形式发给村民;与此同时,党员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及时向村民反馈“三务”工作,向党员大会反馈村民意见建议。
  村党支部书记陈忠武说:“通过‘双述职’‘两反馈’机制,做到决策透明公开,充分体现了在基层党建引领下,自治的力量、法治的功能、德治的优势三者相结合。”
  在浦江的郑宅镇,农户们开始准备下半年度的“好家风指数”比拼。为了充分发挥“党建+”的作用,好家风评分规则还规定,网格内的农户“好家风指数”位列全村后10名的,查明原因后,与联系党员的党员先锋指数,村干部、村民代表的履职考核结果相挂钩。
  “这样一来,每个党员网格内的党员和农户成为共同体,促使党员和村干部多与农户交心,成为农户的贴心人。”郑宅镇党委副书记楼超武说,如此在开展工作时,才能让农户信服,才有说服力、带动力,让党员联系农户网格升级为村事共议、共商、共治的善治网格,真正实现党风引领民风,民风带动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