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接地气 法治精神润人心
浙江司法行政交出成绩斐然的普法答卷

  2018年,是实施“七五”普法规划的第三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浙江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不断加大宪法宣传力度,创新普法形式,提升普法实效,交出了一份成绩斐然的普法答卷。如今的之江大地,法治宣传已成常态,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让宪法走进千家万户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全体公民中普及宪法法律知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2018年,国家对宪法进行重新修订。在省司法厅的部署下,全省范围内掀起了宪法宣传的新高潮。

  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宪法,是宣传宪法、普及宪法的必要途径。

  2018年4月28日,省直机关工委、省司法厅、省普法办联合举办省直属单位处级干部宪法学习讲座,邀请法学教授针对宪法修订案要义作专题辅导,800多名省直机关处级干部听取了讲座。如今,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宪法、尊崇宪法已成为一种常态。

  在德清,县司法局、县普法办共同举办“小小宪法朗读者”活动。通过中小学生朗读宪法相关作品,激发青少年学习宪法的热情,展开一场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宪法学习宣传。

  2018年12月2日至12月8日,我省迎来首个宪法宣传周,宪法宣传再掀高潮。

  从“书法说宪法”主题书法展到以宪法为主题的法治文艺晚会,从“我是宪法同龄人”主题网络直播活动到“我爱读宪法”H5与抖音短视频发布,从领导干部带头学宪法到青少年讲宪法、读宪法,从城市的街头巷尾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宪法宣传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推动了宪法精神在基层、在更广领域有效传播、落地生根。

让普法接地气入人心

  “今天,我们来到东阳市的花园村,它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在“法治村里话宪法”系列网络直播活动现场,短短40分钟里,主持人通过时下流行的网络直播形式,一边向网友介绍民主法治建设情况,一边普及宪法知识,讲述法治故事,时不时还与网友展开互动……年轻化的普法方式,赢得数十万网友的广泛参与。

  除了网络直播,嘉善县司法局还“玩”起了抖音短视频普法,主要以宣传法治知识,普及法律常识,推广法治活动为内容,将法律知识用更加浅显易懂、接地气的表演形式进行传播,很好地迎合了年轻受众的心理。

  有新潮的网络普法,当然也有传统的线下普法。

  “接下来,我俩给大家来一段《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去年夏天,杭州市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京杭大运河畔的老开心茶馆内,一场特殊的相声表演正在上演。说学逗唱中,游客一边品茗,一边品味礼义廉耻、知法用法守法的要义。

  “我觉得这种形式好,把传统文化和普法结合在一块儿,生动有趣,我们也愿意听。”市民张先生竖起大拇指点赞。

  去年以来,浙江司法行政系统不断创新载体、形式、手段,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努力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让用法成为行动自觉

  普法的目的在于树立法治信仰,提高人们知法、用法、守法水平,推动法治实践。

  过去一年,在全省普法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人们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办事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行动自觉。

  “我想咨询一下,骑电动车下班的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这个能算工伤吗?”几个月前,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的一位村民遇到了法律难题,第一时间登上镇里的“之江法云”微信群咨询专业律师。

  群里的章律师很快作出答复:“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应认定为工伤。因此,你现在需要交警部门做出《交通事故认定书》先行认定责任。”

  “之江法云”是一个由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法律顾问五级法律服务组成的微信塔群结构。在微信群里,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大到征地拆迁、劳动纠纷,小到孩子上户口、夫妻吵架等等,都会第一时间找到律师,咨询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这无疑是普法成效最直观的体现。

  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也得以同步提升,从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到诚信守法企业创建,全省上下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