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的休闲椅为啥要众筹,这里有名堂
党代表支招社会治理如何强基础

雷会鑫(右)和周忠平讨论如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金美凤接受记者采访    


  深化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切实抓好“放管服”改革在基层落地;全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这些天,如何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一再被党代表们提及,成为他们热议的话题。

  抓住“四个平台”建设契机

  都说社会治理难,到底难在哪里?从基层走来的省党代会代表、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党委书记雷会鑫有自己的认识。他说,社会治理的重心肯定要落到城乡社区,但相较庞大而复杂的工作任务,乡镇(街道)的管理职权包括执法力量太薄弱,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也还需进一步完善。

  让雷会鑫充满信心的是,莪山畲族乡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上的探索,与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深化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切实抓好“放管服”改革在基层落地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2015年,桐庐县被我省列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试点县,基层社会治理爆发出巨大潜力,莪山畲族乡自然也不例外。“我们乡已经初步形成了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工作平台,目前正在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建立‘全科网格’,真正做到力量下沉。”雷会鑫告诉记者,以往两个乡才有一个“流动”民警,市场监管人员也长期缺位,“力量下沉”后,一个乡能派驻2名民警,国土员、市场监管人员等也都入驻乡政府,乡镇手中的指挥调度权大了,才能真正实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抓住“四个平台”建设契机的同时,莪山畲族乡还充分推动网格员进村入户、到底到边,倾听村民的心声,了解村民的难处,听取他们的建议意见,主动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防止矛盾的发生。几年来,乡里为村民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畲族特色文化广场,为村民量身打造了农特产品牌、民宿旅游经济等。“村民的钱袋子鼓了,文化生活丰富了,干群关系密切了,基层自然就平安了。”雷会鑫说。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也是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党委书记周忠平的基层治理思路。“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社会平安、百姓安居乐业,时刻牢记这一点,基层平安第一道防线定能守牢。”周忠平说。

  发动群众力量强化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不仅要靠政府治理,还要探索共治,形成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在海宁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因为居民自治力量的加入,社区的基层治理工作有了新样貌。

  海宁硖石街道西山社区有一位“工作狂”无人不晓,有的人称她为“金书记”,而更多居民朋友则喊她为“金姐”。“金姐”全名金美凤,在西山社区工作已有17个年头,也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作为居委会党委书记,这些年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几乎跑遍了辖区的角角落落,谁家有困难、哪里有矛盾,她都挺身而出。而正是这样一位雷厉风行、敢作敢为的人物,当你和她聊起“基层社会治理”话题时,她也会直言不讳地告诉你:“难,真难!”

  不是长期活跃在社会治理一线的人可能很难想象,“高大上”的封闭小区管理起来的难度,其实可能比开放小区还要高。而对于这一点,金美凤深有体会。

  西山社区拥有2个封闭小区,涉及600多户居民,户数不及整个社区的五分之一,但前期物业不作为、业主“自扫门前雪”导致的物管矛盾却尤其突出。金美凤细细分析,主要原因还是物业公司为了盈利,减少人员配备或降低小区维护成本,引起业主不满。业主通过拖欠物业费等方式抗议后,最终形成一个互不相让的“怪圈”。

  金美凤说,这些年来,社区一直在探索合适的方式方法解决矛盾,但总结下来,大伙儿最大的体会是仅靠社区工作人员出力是不行的,“必须把原来的‘管理’慢慢转化为‘治理’”。什么是治理?金美凤解释说,社区起协调作用,居民群策群力解决矛盾,这才称得上是“治理”。

  为此,金美凤特别构思了一些新点子。比如在小区公共场所放置几把休闲椅,在过去,这笔微薄的开支由社区解决,但现在,这些椅子通过众筹的方式获得,认捐者的名字会出现在这些爱心椅上。紧接着,小区的部分绿地也引入“认捐”概念,获得这块责任地后,认捐者必须把它扮靓。为了缓解物管矛盾,小区内的麻将室变身阅览室,并辟出一块地成立了“微修吧”,由物业公司的党员免费帮居民维修小家电。此外,金美凤还提议,把物业公司空置的办公室作为孩子们放学后的免费小小托班室。“慢慢地,小区居民的满意度上来了,社区也随之变得更加平安稳定。”金美凤高兴地说。

  当然,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基层法治能力息息相关。对此,西山社区又特别制定《西山社区居民自治章程》,推行律师事务所与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共建,实行上门服务,开通热线电话,专门开设“法治关怀课堂”,为新居民处理矛盾纠纷,切实维护新居民的合法权益。金美凤告诉记者,经过一系列的努力,2015年,西山社区成为嘉兴首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