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发展的“智囊团” 全民学法的“引导者”
舟山市法学会在法治建设之路上步履铿锵

  3月19日,中国法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舟山市法学会获评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这也是全省市级法学会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组织。
  新区发展,法治护航。近年来,舟山市法学会带领法学、法律工作者致力于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培养法律人才,为服务系列国家战略落地和“四个舟山”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法律理论和智力支持,连续26年被评为全省法学会系统先进单位,走在全省乃至全国法学会的前列。
聚焦自贸法治,助推国家战略实施
  去年10月,第二届世界油商大会在舟山举行,800多位中外嘉宾共襄盛举,众论“油道”。

W020190320537552930773_600.png

  宾客盈门,千岛生辉。与热烈商务洽谈相对应,《全球油气投资合作中的法治环境和法律服务》平行论坛也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和参与。与会嘉宾围绕如何完善自贸区油气贸易法治服务保障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的讨论,成了本届世界油商大会的又一个亮点。应邀出席会议的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鲍绍坤认为,世界油商大会专门设置一个法治论坛,聚焦油气投资合作中的法治环境和法律服务,对于应对当前油气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面临的风险挑战,促进全球油气产业合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互利共赢,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以及推动“一带一路”统领下的中国(浙江)自贸区建设行稳致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设立到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再到自贸试验区批复,舟山被国家赋予了多项重大战略使命。“国家战略推进到哪里,法学研究就跟进到哪里。”市法学会负责人介绍说,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为舟山法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素材,而一些前瞻性、针对性的的法学研究成果也有效助推了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
  傍海而居,凭海而兴。多年来,市法学会紧贴海洋海岛实际,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把研究海洋、服务海洋、助推海洋经济发展作为研究重点和主攻方向,聚焦海岛开发建设、海洋环境治理、岸线资源立法、渔民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重大议题,深入调查研究,强化实证分析,近年来共形成海洋法治研究成果82项,其中21项获省级以上优秀成果奖项,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法治依据和参考。
  翻开市法学会重点研究课题目录,记者看到《舟山自贸区(港)建设法治保障研究》《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法治保障研究》《海洋环境协作治理的对策建议》《舟山群岛新区行政体制改革法律问题研究》等众多研究成果,都是近年来舟山发展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近两年来,学会围绕优化“自贸区营商环境”、打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舟山”、“最多跑一次”改革等领域的法治问题,先后完成了20余个重点立项课题调研任务,其中9项课题分别被省、市相关部门列为重点课题,《浙江自贸区法治保障研究》《完善五水共治长效机制研究》等多项成果获省、市主要领导批示,多条建议被《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采用。
注重为我所用,广纳各方法治英才
  2017年3月1日,《舟山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条例》施行;2018年3月1日,《舟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2018年7月1日,《舟山市城市绿化条例》施行。

W020190320537551051900.jpg

  自舟山获得地方立法权后,一部部烙印着“舟山”的实体法规相继出炉,背后无不凝聚着市法学会会员的汗水。“截至目前,我们团队参与了5部法规、条例的研究起草工作。”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海洋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全永波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他还执笔完成市法学会重点研究课题5项,其中多项研究成果都从纸上走向了法治实践。

W020190320537563062891.jpg

  “市法学会是党委政府联系法学界、法律界的桥梁和纽带。”市法学会负责人介绍,按照“发现人才、凝聚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的要求,学会注重建机制、搭平台,每年一个研讨主题,交流探讨、凝聚共识;每年一批重点课题,招标立项、科研攻关;每年一批研究成果,精心提炼、汇编成集,已形成制度,做出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法学、法律工作者加入到法学研究队伍。
  2017年6月,市法学会成立自贸法治研究会,精选舟山自贸区建设职能部门业务骨干以及省内从事自贸区法治研究专家学者,诚邀外地具有自贸区法治建设经验、国际经济法学背景的专家加盟,组建了“实务+学术”的“1+1”专家团队,紧扣中心、精准发力,形成了研究成果90余项,编印了50余万字的《自贸区优秀法学研究成果选编》和《论文集》,举办法治论坛、法治沙龙15场,600余人(次)参与了各项研讨活动,自贸法治研究的贡献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W020190320537563792899_600.jpg

  尽管市法学会会员发展迅速,年轻法治人才不断充实,但法学研究力量与新区、自贸试验区法治需求仍不匹配。市法学会把目光聚集到了招才引智上,聘请全国各地知名法学专家加盟,组建法学研究智库,现有成员73名。
  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在引才育才中,市法学会坚持不拘一格、海纳百川,结出了丰硕成果。市法学会自贸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陈利强教授的研究成果《破解自贸区法治建设中“四化”问题的建议》被送到了中央领导的案头,《中国自贸区(港)法治建构路径、模式及国际化》也在第二届世界油商大会上得到了中外专家学者的好评。市法学会特聘顾问、华东政法大学自贸区法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贺小勇教授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市法学会特聘顾问、复旦大学法学院龚柏华教授,浙江大学法律与经济研究所所长翁国民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积极为舟山的法治建设献计献策、竭智尽力。
多维精准服务,引领全民学法用法
  今年1月中旬,市法学会法治文化基层行小分队先后走进定海区盐仓街道叉河社区文化礼堂、普陀区朱家尖街道文化广场等地,开展“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以法律知识竞猜、发放普法宣传资料、接受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文化。在活动现场,宪法、民法总则等近千册书籍和2000余份普法宣传品分发一空,法学、法律工作者还为群众提供了法律咨询20余起。

组织定海五中师生走进法院.jpg

  由于法治观念淡薄,定海区白泉镇米林社区部分群众曾多年未办理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市法学会在“进社区、听民声、解民困、促和谐”法律进社区活动中得知该情况后,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及时妥善予以解决,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市法学会致力于构筑多维度、多渠道、多元化普法宣传格局,坚持把普法活动融入到群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群众尝到了学法守法用法的甜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作为舟山的重要普法力量之一,市法学会不断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不断完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不断深化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实践,一直在为法治新区建设添砖加瓦。
  提升全民法律素质,基层群众是关键。市法学会借助“公民素质讲习所”“渔农村文化礼堂”等平台,进社区、下小岛,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向基层干部群众提供“菜单式”法治宣讲服务,满足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
  领导干部是全国普法规划确定的重点普法对象,市法学会积极推动将法治教育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并依托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智库”资源,邀请国内知名法学专家教授为各级领导干部提供法治宣讲,近年来组织举办“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10余场。
  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是法治的直接践行者,市法学会针对广大会员阅读习惯变迁,增量发行《舟山法学》杂志,改版升级市法学会网站,建立运行“自贸法治”微信公众号,不断增强法治宣传的渗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相关经验做法还得到了中国法学会领导的肯定。
  创会20多年来,市法学会蓬勃发展,不仅在法学研究、法治实践、普法宣传等方面成效显著,而且在促进县区级法学会发展上也做了大量探索。“目前,我们正在实施‘以市带县’战略,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区法学会,努力开创新区法学研究和服务实践的新局面。”市法学会负责人介绍说,市法学会的这一新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去年9月11日,中国法学会领导批示肯定舟山市法学会的经验做法,表示“可列入培训材料”。
  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市法学会负责人表示,在市委领导下,市法学会将按照“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要求,奋发作为,为新区发展提供更多法律理论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