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用19万字记录人生“痕迹”
省二监借“阅读修心”以文化人

1.jpg

  近日,在省第二监狱举行的监狱开放日活动上,一本名为《痕迹》的随笔汇编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是监狱服刑人员姜某多年随笔的集成,共19万字,“它记录了我改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也见证了我修心向善的转变历程”。而在省二监的民警们看来,这本汇编是监狱借助“阅读修心年”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有力体现,“监狱希望能借此激励更多服刑人员,在文化的熏陶中重树信心。”

推动改变的一句话

  2003年,因犯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姜某被判处无期徒刑锒铛入狱。“以前自己性格急躁,明明只是一件小事,却一定要用极端方式解决。”姜某说,可当时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导致他在改造初期频频碰壁。

  随着时间的推移,姜某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如此偏激,他想作出改变,却又不知该如何改。

  2006年的一次个别谈话教育中,罗管教员看出了姜某的苦恼,他建议道:“去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吧,积累知识,开阔眼界。”就这一句话,让姜某心动了,可自己学历低,连报告都写不好,怎么参加考试?“‘有志者事竟成’,不试怎么知道不行?你文字组织能力差,就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吧。”罗管教员的鼓励仿佛一针强心剂,让姜某放下了顾虑,决心放手一搏。

  在准备自考的过程中,姜某开始接触大量书籍,渐渐被书中的世界所吸引,其中《漫漫自由路:曼德拉自传》一书对他的触动很大,“曼德拉虽然在监狱待了27年,却从未停止过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姜某说,“虽然我与他的情况完全不同,但我也想改变,不能让十几年的监狱生活白白荒废了。”

苦心学习的一段历程

  慢慢地,姜某用于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多,脾气也比以前好了不少,不再随意攻击人。

  看到这些变化,分监区杨指导员很欣慰。一次,杨指导员看到了姜某的文章,特意写下不少点评:“文章写得很用心,也很细腻,但总体脉络的把控上还略差一些。不过,你文化水平不高,性子也较急,能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要继续坚持!”看到这些话,姜某对自己的选择更加坚定。

  几个月后,杨指导员与其他民警商议后,决定让姜某负责分监区的文报工作,让他有更多精力用于阅读与写作。

  从2007年到2012年,姜某通过了专业专科段的所有非实践课程和本科段的主要专业课程,写作能力也突飞猛进。在《须臾记》中,姜某这样记录这段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光阴如刀,岂止是从容颜上将一个少年雕镂成不惑中年,一颗心更是被雕镂得改变了包纳的形状和容量,还有吞吐的方式……”

  在鼓励服刑人员积极参加自考的同时,监狱还为服刑人员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网上育新书吧”“漂流书架”“每周定时读报评报”“民警导读”“结对帮读”“作家大讲堂”等都为服刑人员感受文化魅力提供了平台,而姜某等服刑人员的精神世界也在文化的熏陶下悄然改变……

促进新生的一项活动

  从2013年下半年至今,姜某写下了30多万文字,并屡屡获奖,文章《慢慢走,欣赏啊》获省监狱管理局《浙江新生报》创刊60周年征文一等奖,《小姨》获监狱“第一届建新文化艺术节”征文一等奖,《灿烂的微笑》获监狱征文一等奖……

  通过文字,姜某记录了自己一路成长的过程。对于未来,姜某已不再迷茫,“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我都会继续写下去。”姜某说,就像他在《假象》中写的那样,“许多事虽然看上去远远超出你的能力,但你不要惧怕……只要你不停息,‘不可能’最终将变为可能,并创造奇迹……”

  据了解,2018年省监狱管理局开展了“阅读修心年”活动,省二监围绕“书香监区建设、经典作品导读、阅读精品打造、阅读修心展示”四项工程展开工作,让“阅读就是最好的教育”“每天一小时,每月一本书”“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等阅读理念深入服刑人员心中。如今,阅读修心已成为不少服刑人员改造生活的一部分。为将“阅读修心”活动推向深入,省二监准备成立建新文学社、举办建新悦读会等,帮助更多服刑人员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