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忧解难,民警有了智囊团
常山公安整合资源创新调解机制

  这几日,常山城关派出所民警姚望对调解员老鲁很是服气,因为在老鲁的主持调解下,一起持续多日的纠纷案终于尘埃落定。看着两人握手言和,姚望长长舒了一口气,从警2年的他在调解方面还真是个新手,“多亏有老前辈们一起参与,让调解效率更高,也让我有更多时间精力去处理其他警情”。他为今年县里推出的“1+3+x”矛盾化解大联调机制拍手叫好。
  前不久,姚望接到报警,蒲塘村村民曾某和一名快递小哥陈某打起来了。原来,此前曾某寄快递时,觉得陈某实收费用比咨询时的贵;陈某也委屈,说曾某电话咨询时,称货物重量是6公斤,实际他寄出的货物有五六十公斤。曾某对陈某不满,寄送后便投诉了陈某。这次曾某寄快递又遇上陈某,曾某旧事重提,两人便动了手。
  姚望赶到现场时,蒲塘村信访矛盾调解中心人员也闻讯赶来了,本想现场直接调解,但双方都在气头上,难以安抚。当天,陈某受伤,称自己腰部不适,姚望便送陈某去了医院。后来,陈某住院了3天,住院费总计3980元。
  陈某出院后,调解人员立即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但双方对赔偿方案不满,于是案件被转交至天马街道信访矛盾调解中心。此次调解由公安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司法助理员和蒲塘村村干部共同参与调解,就医药费、伙食补贴、陪护费、误工费等进行计算,建议赔偿金额为6000元,但曾某不愿意接受。调解人员建议双方再回家想想,择日再组织调解。几天后,曾某和陈某再次来到调解室,调解员老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曾某赔偿陈某共6000元。
  今年8月以来,常山县在警调衔接的基础上,整合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在各乡镇街道探索建立大联调中心,落实乡镇、村两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实现群众矛盾调解“最多跑一次、跑一处”。同时,围绕实现“无信访积案县”目标,有效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常山创新建立县、乡、村三级架构的“1+3+x”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机制,着力化解一批党委政府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积案。例如县级层面成立信访矛盾人民调解委员会,“1”是分管县领导,“3”是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三个部门领导,“x”是涉及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具体事项的县级机关各事权部门、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村级层面成立信访矛盾调解小组,“1”是村两委主职干部,“3”是村调解主任、村治保主任、村调解员,“x”是乡镇(街道)分管片长、驻村干部、法律顾问、村民小组长、网格员等。
  常山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1+3+x”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机制实行后,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反响,“我们举一反三,将这个机制延伸至普通的矛盾纠纷化解,不仅解放基层警力,也提升了基层治安管控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