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涅槃 大爱崛起 ( / )     2018年07月11日 23:09:02   编辑:滕莹锋

  十年,这个名叫青川的川北小山城完成了大地震后的涅槃,满目疮痍被秀水青山和崭新的新城所取代。如今之青川,最漂亮的是民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动人的则是那一丝丝流淌于川浙两地人民之间的情谊。
  援建十周年之际,7月4日到8日,来自我省各地政法系统的17名优秀摄影师循着浙江援建青川的足迹,开启了“重返青川——十年·见证浙川情深”主题摄影采风活动。
  充满着浓浓感恩情怀的浮雕墙和感恩桥;寄托着哀思的青川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和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展现着欣欣向荣的博爱小学和黑木耳、油橄榄种植基地……这一切,无不深深地吸引和感动着每一位摄影师,他们用镜头,将浓情美景从千里之外的川北山城带回到西子湖畔。
感恩,浙川一家亲
  与浮雕墙隔河相望的,是当年浙江援建的第一个灾民安居小区——东山小区。2009年12月,首批408户灾民搬进了新居。我们一行来自浙江的采风团到来后,路过的居民纷纷主动和摄影师们聊天。“谢谢你们!”这四个字,不时萦绕在大家的耳边。
  “天翻地覆,太美了!完全是一个梦中的城市!”摄影记者王志浩不禁发出惊叹。作为本报的资深摄影记者,8年前,他曾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派驻浙江援建青川指挥部的记者之一。在他的记忆中,彼时的青川仿佛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一番热火朝天的重建景象。现如今,大工地早已被整齐划一的楼房、美丽的公园所代替,青山绿水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和谐。
  博爱小学和青川县人民医院,是浙江在震后援助重建的两大重要民生工程。走访中,不论是医院的工作人员还是学校的孩子们,都对我们分外热情。在博爱小学,孩子们现场作了一幅画送给到访的摄影师,并用稚嫩的笔划写下:“十年前,你们来了!十年后,我们依然记得!”
追忆,倍加珍惜幸福生活
  大灾无情,大爱崛起!在东河口地址遗址公园,创作前,摄影师们放下了手中的相机,在遇难者纪念碑前默哀并献上一束白菊,缅怀逝去的同胞。
  “我不会忘记过去,但更重要的是珍惜当下。”摄影师张强是一名杭州特警,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他就与队员火速赶到了青川救援,足足待了3个多月。这次来,他特意带着摄影师们一道去了趟凉水镇,看望当年他和队员们的“老东家”马永美。
  “呀,你咋子来喽?”见到张强,在镇里开副食品店的马永美愣了会儿后大喜过望。原来,十年前张强和队友们曾驻扎在凉水镇,马永美就无偿当起了救援队的“老东家”,照顾队员起居饮食,还经常自己掏钱买菜,改善队里伙食。翻看了以往的照片,并和其他救援队员通了电话后,马永美特别开心,“你们一定要多回来看看。”
奋发,奔致富携手前行
  在青川县板桥乡浙川协作扶贫共享中心,一大片黑木耳种植基地里,“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四起。来自临安的摄影师黄金谦和俞海还启用了这次特别带来的无人机,从空中拍下了基地的忙碌景象。
  “我们浙江也有黑木耳种植,没想到青川的黑木耳也那么棒!”俞海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扶贫共享中心负责人何杰笑着介绍,这是浙川协作扶贫的亮点之一。“我们中心又叫5S扶贫共享中心,主要通过共享设施设备、电商平台、营销中心、种植基地、技能人才的方式帮助村民致富。”何杰说,浙江的共享经济理念已经成为当地扶贫建设的一剂强效药。
  在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浙江带来的致富经也正逐步生根并壮大。作为浙江省长效帮扶青川县专项资金援助项目之一,这里开拓了油橄榄种植区和乡村旅游,形成了“产村一体、园村相融,显山露水、透绿秀村,湖光山色、幸福渔家,南来北往、休闲度假”的别样风情。(记者 曹志男 文 摄影师劳泓 刘轶恒 马荣壮 吴清旺 俞海 黄金谦 邓群燕 张强 张用权提供照片)